|
|
訂閱社區雜志 |
【法規】重慶市立法“過濾”噪聲污染也是惠民 |
(時間:2013-3-6 10:45:39) |
《重慶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修訂案)》近期就將實施,其中特別提出了商品房銷售的聲環境公示制度,以確保市民的知情權。(3月4日《重慶商報》) 新“國五條”讓蠢蠢欲動的高房價再次回歸民意期待,而重慶市關于商品房銷售的聲環境公示制度響亮順應民聲訴求,為保障民生幸福提供了一道法制屏障。 據公開信息顯示,2011年,“12369”環保投訴熱線共受理主城區污染投訴3.1067萬件。其中,噪聲污染擾民投訴2.18萬件,占總投訴量的70.3%。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老百姓對居住環境有了更高的質量要求,這就對房地產開發商提出了更高條件,不能僅僅為了豐厚利潤而犧牲群眾健康。 在中國的房地產開發中,地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房價走勢,而好的地段恰恰是交通繁忙、商業繁榮區域,噪聲污染長期以來困擾著廣大市民,如何在房地產開發與市民健康方面找到一個平衡點?緊靠行業自律和雙方協商是遠遠不夠的,事實證明,重慶市早在2006年底通過的《寧靜行動實施方案》,由于不具備強制性,執行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出臺具有強制性的噪聲污染防治辦法才是問題的關鍵。 商品房銷售聲環境公示制度產生了倒逼效應,房地產開發商要實現銷量和效益雙提升,一方面必須要想方設法壓縮房屋容積空間,增大包括噪聲等環境治理投入成本,同時注重購房者的利益訴求,在居住環境質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倒逼政府部門加大權力約束,不能僅僅為了地方經濟發展而犧牲民生幸福。 群眾利益無小事。在涉及公眾健康方面,需要政府有效運用好市場和法治杠桿。因此,表面上看,重慶市出臺的聲環境公示制度屬于地方法規,但從實質上看,這是一項注重民生幸福的大舉措。我們每一個人都憧憬著自己心中的中國夢,在實現美好夢想過程中,需要更多制度為夢想保駕護航。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