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法規】上海土壤環境保護法規今年出臺 誰污染誰治理 |
(時間:2013-4-7 10:43:28) |
繼上海市將建全國唯一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工程技術中心后,引起社會關注。記者1日從環保部門獲悉,上海市今年有望出臺土壤環境保護專門法規,今后企業搬遷前,必須要檢測評估其對土壤有無造成污染,并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 由于工業發展歷史悠久、面大量廣,上海很早就意識到土壤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早在“七五”期間,本市就開展了全市性的土壤環境背景調查,之后又組織開展了“菜籃子”基地土壤環境質量調查。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籌建過程中,實施了上海世博會污染土壤風險評估與場地修復項目,研究制定的《展覽會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評價標準》是我國第一部應用于污染場地質量評價的標準,也是我國場地土壤污染控制和修復的典型成功案例。據透露,2005年成立上海土壤修復中心以來,本市共成功修復工程場地項目30多個。 近期,國家環保部接連出臺《環境保護部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等,要求—— 研究起草土壤環境保護專門法規,完善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制(修)訂土壤環境質量、污染土壤風險評估、被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主要土壤污染物分析測試、土壤樣品、肥料中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限量等標準; 制訂土壤環境質量評估和等級劃分、被污染地塊環境風險評估、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技術規范; 研究制定土壤環境保護成效評估和考核技術規程。據透露,目前本市已經制定了針對土壤的調查、監測、風險評估、修復4個技術規范; 國家環保部的法規一出,技術規范就將配套實施。 環保部門表示,上海市今年將出臺土壤環境保護專門法規,其中要求企業在搬遷前檢測土壤,如有污染應進行修復,而修復內容和標準,則根據該土地的再使用性質而決定。根據要求,將建立污染土壤風險評估和污染土壤修復制度。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被污染的土壤或者地下水,由造成污染的單位和個人負責修復和治理。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