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政策】江蘇省通過《關于實施藍天工程改善大氣環境的意見》 |
(時間:2010/8/30 10:06:00) |
江蘇省長羅志軍近日主持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實施藍天工程改善大氣環境的意見》,到2015年,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區域大氣環境管理的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江蘇省已經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大氣環境改善工作,并將逐步完善。 區域督察:伸長執法監管的“觸角” 去年,江蘇省成立了蘇南、蘇中、蘇北3個環保督查中心,代表省環保廳,行使環保執法監管和督促檢查職能,從而把環保執法監督的“觸角”直接伸展到全省52個縣(市)。 區域監控:防止脫硫裝置“偷懶”,啟動氮氧化物防治 由于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較高,加上傳統的環境監管手段落后,導致有些燃煤電廠脫硫設施時常與執法監管打起“游擊戰”,甚至一些脫硫設施成了擺設。 面對執法監管新課題,江蘇省環保部門與電力部門聯手,推出了區域大氣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這一區域監控平臺承擔了全省37家大型燃煤電廠126臺脫硫機組全天候實時監控的重任。 前不久,為擴大區域監控的范圍,江蘇省又確定,對全省20噸以上燃煤鍋爐實施統一的區域自動監控。目前,全省147家熱電廠的在線監控省級聯網正在抓緊推進,有望于今年9月1日全部完成。 從2011年起全面啟動火電廠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十二五”期間新、改、擴建火電機組必須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設施,現役火電機組在采取低氮燃燒技術的基礎上逐步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設施。加強鋼鐵、石化、建材、紡織等重點行業達標整治。 區域聯動:實行五個統一,提升區域防治水平 堅持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建立全省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各地各部門聯動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整體水平。 今后,江蘇省要在火電、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紡織等重大行業進一步采取綜合治理措施防控區域大氣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重點解決酸雨、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等問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