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企糞便無害化處理獲突破 研發成果獲得國家專利 |
(時間:2015-9-8 11:11:15) |
深圳每天產生糞便約2600噸,而全市唯一一家由政府投資的糞渣處理廠日處理規模僅為250噸,糞便無害化處理缺口巨大,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環保問題和隱患,令人擔憂。然而日前一則令人欣喜的消息傳來,深圳肥水地環保科技公司研發的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并與華南農業大學、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將在我市擇址興建糞便處理廠,有望為這一難題探索出一條民營企業市場化運作解決之路。 產業化生產利于糞便無害處理 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我市目前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排出的糞便污水,均是采用流經化糞池簡易處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排污管道。而對于化糞池中長期沉淀截留的糞渣污泥,只能依靠各區環衛部門或社會上的清潔服務公司用吸糞車抽取后,與生活垃圾統一傾倒至各大垃圾填埋場混合填埋,或用于果園、農田堆肥。 該專家說,糞渣是良好的有機肥料,如果能收購并用于產業化生產,將會極大地促進糞便無害化處理。 深企“變廢為寶”獲國家專利 據深圳肥水地環保科技公司董事長蔡均元介紹,對于糞便無害化處理,該公司經過數年的產學研結合發展,如今已經完全成熟,打破了傳統的固液分離糞便處理模式,滿足城市垃圾零排放、無污染的環保標準,獲得了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蔡均元說,為了推進這項城市環保治理技術,公司出資1000多萬元,2012年在梅州市成立了一家有機肥生產廠,今年又進行了升級改造,新的生產線達到年處理10萬噸的產能,將城鎮糞水、餐廚垃圾、農田秸稈進行資源化處理,制成有機菌肥,用于農業種植與土壤修復,形成了良性生態循環,大大促進了當地有機農產品業的發展。 記者從華南農業大學出具的效果評估報告中看到,該公司最大的技術優勢在于糞便“固液合用”,成本低、效率高、無污染,可以大大減輕城市污水處理負荷,緩解填埋場土地資源急缺矛盾,促進城市環保治理水平。 探索民營企業解決政府環保難題 記者了解到,為了早日讓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在深圳得以全面應用,肥水地公司決定出資興建處理廠,承擔企業的環保責任。“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選址,畢竟以前人們印象中對糞便臟臭的老觀念一時難以改變。” 蔡均元說,公司計劃向有關部門尋求支持,并嘗試以此帶動民營企業進入城市環保治理領域,解決政府難題。 目前,肥水地公司正在與上海同濟大學深入開展技術合作,下一步將研發制造系列化機械設備,實現“就地處理”轉化,大大提高城市糞便無害化處理水平。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