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博天環境副總裁丘文濤:助力制造業打造環保競爭力 |
(時間:2018-11-1 11:06:34) |
日前,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8中國智造業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核心科技引領制造”。 博天環境(603603.SH)副總裁丘文濤在“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圓桌對話中指出,中國在高端制造業尤其是芯片等領域還是存在不少短板。近2年來,國內不少產業基金帶動了很多制造企業,興起了對集成電路等產業的投資熱潮,“但集成電路、芯片產業配套的專業水處理企業屈指可數,而且大多是外商,主要是日本企業或者是一些歐美的企業。我們中國制造要轉型智能制造,也需要有中國配套的環保產業服務。”丘文濤稱。 據丘文濤介紹,博天環境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出發較早、積淀深厚的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2017年在上交所的主板上市。2018年,博天環境提出以“水業關聯的環境產業布局”和“生態旅居的健康生活布局”為目標進行集團戰略升級。 此外,博天環境還推出了開辟環保新場景的“333”實施計劃。其中包括將原工業水系統與城市水環境雙輪驅動戰略升級為“工業強”、“水務優”和“生態美”,針對集成電路產業、雄安新區生態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方面的“翔龍計劃”、“雄獅計劃”和“戰鷹計劃”,以及在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智慧環境業務、膜產品及服務業務的布局和拓展。 丘文濤提出,改革開放40年來,從整體而言中國制造大多數企業還處于產業鏈的中低端,未來要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進行轉型。在這個過程中,環保企業可以從原先治污主力軍的角色向生產制造工藝清潔化、綠色化的助力者角色去轉移,深入參與和服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據丘文濤介紹,“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面板生產線,一天的用水量大概是12萬噸,相當于一個中小城鎮人口的每天用水消耗量。”丘文濤進一步解釋稱,作為環境企業,可以在制造企業生產線設計早期就深入合作,“把制造業的環保成本要素轉變為它的環保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新動能,我覺得這是未來中國的環境企業所需要做的,能夠給企業帶來新的價值。” 10月30日,博天環境公布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9.20億元,同比增長92.35%;歸母凈利潤1.59億元,同比增長15.97%。更值得關注的是,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也高達1.43億元,同比增長171.29%。 在財報中,博天環境表示,今年前三季營收大幅增長主要緣于公司中標項目持續增加,開工項目較多,帶動收入大幅增長。此外,博天環境前三季度的現金流也有較大改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較去年同期增加4.28億元,增幅為84.15%,主因公司執行外部EPC合同占比增長較大,本期銷售回款增加以及在建轉運營項目增加帶來經營性現金的流入所致。10月16日,財政部公布了獲得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項目名單,博天環境參與的5個PPP項目上榜,專項獎勵共計2700萬元。 7年前,當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給公司設下一百億的營收目標時,行業內幾乎沒人相信這個目標可以實現。但實際上,就在2017年,博天環境的新簽合同額已經達到了92.31億元。 在今年9月初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趙笠鈞談到博天環境未來的目標時表示,“我們給博天環境設定了三步走的目標,到2020年,營收規模達到100億元,到2025年公司成立30周年的時候,實現營收300億元的目標,再到2030年,我希望博天能實現營收1000億元的目標。” 營收目標之外,在圓桌對話現場,丘文濤還向與會嘉賓總結,“作為環境企業,博天環境有一個終極目標,我們將不只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綠水青山,也希望能更好地服務包括制造業在內的國家重要產業,助力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產業化,共同創造環境新價值,帶來真正意義上的金山銀山。”
|
|
|
|
推薦圖片 |
 | 國內外專家學者匯聚沈陽 共商大氣污染預防 | 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APEC)各成員經濟體中小企業間的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外中小企業在環保產業技術領域發展,加速企業間成果對接與洽談,由第十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