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聯盟主辦的“首屆化工園區安全預警監測暨應急處置高峰論壇”于2019年5月30日在北京裕龍國際大酒店隆重召開。論壇針對化工園區應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安全領域的系列問題展開研討,同時展示我國自主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遙感成像報警系統(技術),幫助各類化工園區提高安全預警及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全面提升園區安全保障能力,更好的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來自環保領域的企業代表、金融機構及新聞媒體約200余人參加此次論壇。
 谷茂寬 中華環保聯合會秘書長顧問,第三方治理聯盟理事長
谷茂寬理事長在致辭中講到,園區的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置成為擺在我們各級政府和環保組織的面前,利用先進的軍用防爆遙測系統(技術),幫助各類化工園區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這樣的技術,也是我們當前最最急需的。我們就是要用高科技的手段研究探索化工園區的智慧安全管理,及時消除重大隱患,幫助基層解決專業監管能力不足問題,提升各類化工園區預警監測,有力、有序、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做出解決方案。
 何金剛 中國交通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交信科集團作為本次論壇的承辦單位,推動借助戰略新興產業以及信息科技的發展促進現有化工園區的轉型升級,促進綠色、安全、智慧化工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在全國化工園區安全預警監測和應急處置、智慧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這一新的征程中,中交信科集團愿意以共贏之舉貢獻中交的智慧和力量。
 王懋 安徽礪劍防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懋總針對目前我國危化污染氣體監測存在采樣難、危險性高等突出的難點,結合公司自主研發的遙控成像報警系統給出解決方案。其公司開發的有毒有害氣體遙控成像報警系統主要用于檢測化工園區無刺激類氣體、有毒有害氣體有機物、惡臭氣體泄露。第一是監測分析不同工藝階段的排放影響,對超標排放污染源頭和原因進行分析,監測煉化高爐,罐體管線的泄露。第二是罐體泄露和井噴監測,終端、平臺,尤其存儲庫。針對石油化工企業管道,存儲罐體氣體泄露的監測,針對井噴的硫化氫等危害氣體分布的監測。第三是激動監測,主要是車載的流動檢測,提高企業和監管部門針對生產排污和安全監測技術的手段。針對企業超排、漏排監測,在發生事故時提供應急的監測,為事故的處理和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第四是船舶、車輛氣體排放監測,主要是交通、海事監管部門,應用方式包括高處架設或車載移動檢測,針對車輛尾氣排放進出口和近海排放進行監測。第五是消防和應急,包括消防救援局、安監局,利用方式是車載流動監測。第六是火災現場、危化品事故現場進行應急處置支援,協助定性污染物種類,空氣中分布及擴散趨勢,給決策提供技術支持。火災現場的有毒有害氣體遙測,防止對消防戰士爆燃的傷害,危化品事故現場對未知化學品種類的識別,將會大大提高污染防控和處置。
 吳靜媛 中國交通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智慧交通事業部總經理
中交在全國和世界上推進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在設計階段就引入BIM、物聯網和大數據的概念。對于智慧工業園區,中交信科集團有一個標準化的產品和服務。所謂智慧工作園區,就是充分利用工業4.0理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構建智慧化園區的云平臺,通過園區智慧化應用,實現園區智能、綠色、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聚集能力,提升企業經濟競爭力,實現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發展理念。
 化工園區產業升級專項基金的發布
化工園區產業升級專項基金由恒豐控股、中交基金、中商啟航、華融綠能等發起,總計人民幣100億元,首期30億元。結合環保部門的有關政策,及環保改造遇到的資金問題,組建了這個專項產業基金,完成化工園區的升級改造的過程。
 項目簽約儀式
本次論壇還舉行“園區建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將論壇推向落地執行。
 孫宏 中華聯合會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聯盟副理事長
孫宏副理事長在總結中指出,部署聯盟下一步工作計劃,下一步還要將兩件事,一是今年聯合六個部委舉辦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大比武,通過監測技術大比武,提高各級各類機構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二是研究起草生態環境監測條例,通過條例的制定,進一步明確各級生態環境監測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護各級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權利和義務。 本次論壇得到中華環保聯合、鄂爾多斯生態環保局、中交信科集團、中商啟航、安徽礪劍防務、內蒙古中環聯科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得到多位環保領域和金融領域的知名專家、企業高層代表的支持,與會代表暢所欲言,交流互動,洽談合作,使得此次論壇精彩紛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