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在日前召開的中國水污染防治與生態環境建設院士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膜產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成長期,反滲透、超濾、微濾等膜技術在能源電力、有色冶金、海水淡化、給水處理、污水回用及醫藥食品等領域的工程應用規模迅速擴大。”

據統計,目前我國從事分離膜研究的科研院所、大學超過100家,膜制品生產企業300余家,工程公司近1000家。2016年,我國整個膜產業市場規模超過1400億元;預計到2022年末,該數值將達3610億元。有關專家同時指出,我國膜工業產值仍較低,僅占全球膜工業總產值15%以下;企業規模較小,年產值億元以上的企業占我國膜企業總數僅4%左右。此外,我國膜材料長期依賴進口,創新能力尚較弱。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近日聯合印發《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以分級分類精細化管理的實施方式,推進“十三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任務得到完成。“十三五”期間,在重點流域完成一批骨干工程,涉及總投資額約7000億元,其中城鎮污水及配套設施投資3160.7億,水環境綜合治理2703.8億,工業污染防治505.3億,農業農村污染防治462.3億,飲用水源地安全防治167.9億。膜法水處理技術具有出水水質高的特點,可滿足提高飲用水水質、提高污水排放水質、實現再生水回用、實現海水淡化的各類需求,膜法水處理技術已成為解決水資源、能源、環境以及傳統產業有關問題的常規技術。 目前在A股市場上有5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水污染處理業務,其中萬邦達(300055.SZ)、碧水源(300070.SZ)、巴安水務(300262.SZ)、維爾利(300190.SZ)等水處理龍頭企業值得長期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