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中央財政撥263億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怎么用? |
(時間:2015-7-24 13:50:43) |
監測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范圍內PM2.5下降了17.1%,PM10下降了8.5%。據環保部介紹,過去三年,為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要求,中央財政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劃撥263億元支持重點地區解決突出大氣污染問題。 這些錢用到了哪些地方,怎樣使用,起到了什么效果?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總工程師楊金田做客《新華訪談》,談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的分配及管理。 [新華訪談]:近三年,中央財政共劃撥263億資金用于大氣污染防治,這些錢用到了哪些地方,怎么分配,如何使用? 楊金田:為了控制重點區域的大氣污染,國家加大了財政對大氣污染控制的支持力度。所以分三年給重點區域撥付了263億。第一年是2013年撥了50億。2014年是98億,2015年是115億。2013年的50億主要是針對京津冀和周邊省份,對京津冀分了40億,周邊省份分了10億。2014年、2015年基本上把范圍逐漸擴大到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 在分配額度時,重點考慮是京津冀,這個地區的額度相對大一些。但是分配方式是這樣的,在資金使用方面,財政部有一個資金使用分配辦法,這里面考慮了三個因素: 第一,質量改善的任務狀況;第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下降比例的情況;第三,地方在治理污染方面項目資金需求的情況。根據這個情況,財政部和環保部門權衡,看看各個省份能分多少。但是下撥方式跟過去不太一樣,過去財政補助的資金都是跟著項目走,但是這次是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各個省有很大的支配權,資金使用在什么方面由各個省確定,但是國家的考核要求就是對污染控制、質量改善的效果,這是評估最重要的依據。基本上是這樣一種運作模式。 投資的領域方向,根據我了解的情況,主要是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補助。因為屬于是財政資金,不能全部用于企業的污染治理,所以這些資金主要用于公共涉及環境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幾方面:比如補助黃標車的淘汰,淘汰燃煤小鍋爐、散煤燃燒治理,有一部分用于脫硫脫硝的改造等。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