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專訪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萬軍 |
(時間:2022/7/26 9:35:27)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黨和國家重大的體制創新和重大的改革舉措,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大原創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督察制度從無到有,不斷向縱深推進,取得“中央肯定、百姓點贊、各方支持、解決問題”的顯著成效,實現了很好的政治、經濟、環境和社會效果,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針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的相關經驗與成效,光明日報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萬軍。
記者: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帶來的最大改變是什么?
萬軍:一是通過督察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高度共識,各地黨委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二是成為夯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硬招實招。不少地方反映,“督察是猛擊一掌”“既指出病癥,也開了藥方”。據了解,各省普遍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督察領導小組或整改領導小組,有的還牽頭負責整改任務最重的問題,省級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督察有力地推動了各級黨委政府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加快推進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
三是督察堅持嚴的基調和問題導向,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比如,各方普遍關注的長江岸線保護、湖南洞庭湖下塞湖非法矮圍整治等問題,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解決成效也得到人民群眾的稱贊。
四是有效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例如,上海楊浦濱江曾經是占據“一線江景”的傳統“工業銹帶”,現改造成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實現向“生活秀帶”的華麗轉身。再如,浙江借助督察契機有序推進特色行業整治和轉型升級,改造提升杭州富陽造紙、寧波慈溪橡膠、臺州溫嶺造船、紹興柯橋印染、金華蘭溪紡織等一批產業特色片區。各地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記者: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解決了哪些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萬軍:長期以來,不少地方遺留了很多突出環境問題,問題復雜,解決難度大,督察著力啃“硬骨頭”、消除“老大難”。例如,廣東練江污染問題由來已久,黑臭20多年,很多人一度認為已經無法治理。督察喚醒了大家整治練江的責任意識和決心,過去不敢想、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突破。廣東積極創新治理模式,推進流域綜合整治,地市切實負起主體責任,拆違、控源、截污、清淤、修復集中發力,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走上快車道。經過不懈努力,練江實現水質從普遍性黑臭到國考斷面提升至Ⅳ類的重大轉折性變化,2021年練江干流綜合污染指數同比下降40.3%,實現從“墨汁河”到“生態河”的蝶變。
這類典型案例還有很多,督察有效推動了北京新鳳河干涸黑臭、遼寧沈陽市祝家污泥大量堆存惡臭擾民、寧夏賀蘭山無序開采等一大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以解決,整改成效明顯。
記者:在推動地方黨委政府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方面,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有哪些硬招實招?
萬軍:這方面的辦法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硬招實招,一是以“文字+圖片+視頻”的方式公開曝光典型案例,中央主要媒體和社會媒體廣泛深入報道,持續傳導壓力,充分發揮警示震懾作用;二是嚴肅精準有效問責,對督察發現的重要生態環境問題及相關人員失職失責情況,督察組梳理形成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清單和案卷,并按程序移交被督察對象,倒逼責任落實、問題解決。例如,2021年第二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駐云南,公開曝光昆明長腰山區域被房地產開發項目蠶食、部分項目侵占滇池保護區等問題。此后,當地深化認識、堅決整改,目前長腰山滇池一、二級保護區內的違規建筑已被全面拆除,林草植被得以重建,復綠面積達94萬平方米。通過典型案例公開曝光,該問題不僅對云南,對全國其他地方的領導干部也是強烈警醒,一些地方加大對滇池類似問題的懲處和整改力度?梢哉f,通過督察,各地區各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進一步壓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得以推動落實,“大環保”工作格局加快構建。
記者:兩輪督察下來,對于部分地方的“一刀切”問題,整改效果如何?
萬軍:“一刀切”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既損害合法合規企業的權益,也違背生態環保工作的初衷。為此,每批督察進駐前,督察組都會致函被督察對象,嚴禁為應付督察不分青紅皂白地采取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以及“一律關!薄跋韧T僬f”等敷衍應對做法。我們也關注到,在督察中既查不作為、慢作為,也查亂作為、濫作為,堅決遏制“一刀切”行為。
記者: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相關工作有何建議與期望?
萬軍: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長期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任務艱巨、工作量大,督察對象涉及省(區、市)、國務院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為此,建議下一輪督察繼續重點關注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保要求的落實情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落實情況、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短板、重大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情況、前兩輪督察發現問題整改情況,以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同時,在督察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工作制度和成熟經驗,也應該及時得到固化,以便更好地指導長期工作。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