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森林生態恢復基地,以生態修復為目標,樹立恢復性司法理念,探索復植補種裁判方式;酒吧噪音大,被法院認定構成噪聲侵權,由此造成的經營損失由酒吧承擔;依法審判環境資源職務犯罪,杜絕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有案不移、有案不立等現象;判令污染環境人承擔多種責任方式,提高污染者違法成本;為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對飲食業經營者和從業者起到震懾作用,判處被告單位相應罰金,對相關責任人定罪處罰。 今天,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了近5年來環境資源審判情況,并通報了5起環境資源類典型案件。 據鄭州市中院副院長劉玉華介紹,2011年至2015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環境資源類案件823件,審結799件,探索實行“三審合一”審判模式,負責審理轄區內及上級法院指定的涉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保護的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及行政非訴執行審查案件,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排放化工廢水被判刑并處罰金 2013年12月1日,被告人曹輝與他人合伙,租用新密市牛店鎮打虎亭村豐洋公司后院,投資生產化工產品。2014年1月開始生產后,廢水通過暗管道排入一無防滲漏措施的坑內,造成趙書安養豬場井水和趙五鎖養羊場井水污染,使其井水不能飲用。后經檢測,水中含有甲硫醇和二甲二硫。 新密市環保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要求對蓄水池采取防滲漏措施,并對該公司處以罰款5萬元。2014年8月15日,曹輝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法院認為,被告人曹輝利用未采取防滲漏措施的蓄水池排放含有劇毒化學品二甲二硫的廢水,嚴重污染環境,其行為已構成污染環境罪。由于被告人曹輝認罪態度較好,到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積極賠償,取得被害人諒解,法院以污染環境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3萬元。 承辦法官介紹說,含有劇毒化學品二甲二硫的廢水排放到土壤中,嚴重危害周邊地下水飲用,損害附近群眾人身財產權益。法院依法懲處污染環境行為,及時控制污染物的進一步擴散,積極安撫受環境污染村民。被告人除賠償被害人損失外,還受到環保局的行政處罰,承擔行政責任;其行為觸犯刑法,承擔刑事責任。本案污染環境人承擔多種責任方式,提高了污染者的違法成本,并對潛在的污染者形成有效震懾,達到預防環境污染的目的。 酒吧因噪音大被判侵權并賠償 2008年3月11日,原告漢庭星空(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管城分公司設立,經營場所為鄭州市管城區商城路231號樓房的4至6層。2009年2月18日,被告劉建華在231號樓房的1至2層設立經營性酒吧。酒吧營業時間是每天晚上10點至次日凌晨。酒吧產生的噪音,導致原告處住宿的客人無法入睡而退房,給原告造成經濟損失,并間接影響了原告的品牌美譽。原告多次向被告提出噪音整改和賠償要求無果,訴至法院。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劉建華所開設的酒吧屬娛樂場所,其在營業時所產生的噪聲,屬于社會生活噪聲。原告與被告所在的鄭州市商城路231號為商業、居住的混合區,依據《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我市城市區域噪聲標準適用區問題的通知》及鄭州市市區噪聲標準區劃圖的規定,該區域應屬二類噪聲功能區。經鄭州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監測,被告酒吧社會噪音的排放限值已超過《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22337-2008)規定的2類區域夜間最高限值35dB。 原、被告系上下樓,被告在其營業時對原告的正常營業造成了噪聲污染,已構成噪聲侵權,遂判決被告劉建華采取有效、可靠的隔音降噪措施,并嚴格控制低音設備的音量,使原告客房內的噪聲達到規定的標準,逾期達不到標準,按每日100元對原告進行補償;同時,對于因被告的酒吧噪音導致原告處13位客人退房產生的經營損失1664元,由被告承擔。 據承辦法官介紹,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噪聲污染嚴重侵害了人們安寧生活、工作的權利,本案判決有利于引導社會公眾遵守相關環境噪聲規范,減少噪聲污染,自覺承擔環境保護社會責任。 經營者購買穿山甲熊掌被嚴懲 2011年七八月以來,被告人郭海珊在擔任被告單位鄭州市東籬居茶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期間,由被告人陳賢洲(后廚負責人)聯系購買穿山甲、熊掌等野生動物制品,后在被告人田建波(會計)、被告人張英魁(采購員)以及被告人沈惠杰(廚師)的協助下,在公司進行加工后予以銷售。 2013年1月23日,公安機關在一輛面包車及員工宿舍內,扣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穿山甲19只,共計價值25384元;扣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黑熊的熊掌4個,共計價值20040元。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單位鄭州市東籬居茶藝有限公司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黑熊熊掌等珍貴、涉危野生動物制品,其行為已構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被告人陳賢洲、郭海珊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被告人田建波、張英魁、沈惠杰作為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其行為構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 法院在判決中綜合考慮各被告人在單位犯罪中的作用、認罪態度、對社會的危害程度等情節,作出如下判決:被告單位鄭州市東籬居茶藝有限公司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判處罰金4萬元;被告人陳賢洲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被告人郭海珊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零6個月,緩刑1年零9個月,并處罰金2萬元;被告人田建波、張英魁、沈惠杰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零3個月,分別并處罰金1萬元;沒收扣押在案的穿山甲19只、黑熊熊掌4個等野生動物制品。 據承辦法官介紹,飯店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違反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熊掌等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制品,其行為已經觸犯刑法。法院依法對單位判處罰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定罪處罰,此判決對飲食行業經營者和從業者具有震懾和警示作用,促進全社會共同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