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山東省濟寧市環境監測網格化管理格局成型 |
(時間:2017-2-21 9:36:03) |
1月13日上午11時,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環境監管網格員劉廣建巡查時發現,一制磚企業煤矸石原材料未覆蓋,風大極易起塵,他立即用手機拍照,登陸網格化監管APP,將具體位置、現場圖片上傳到濟寧市網格化環境監管平臺。平臺工作人員根據問題歸屬,迅速派遣環境監察人員前往現場檢查,要求立即整改。當天下午,這家企業煤矸石原材料就實現了防塵網全覆蓋。覆蓋后的現場照片也會上傳平臺,前后對比一目了然。 發現及時、處置高效、結果可信,污染可管、事件可查、行為可控,這是濟寧市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的顯著特點。 濟寧市以消除環境監管盲區、提升環境監管效能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市、縣、鄉三級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通過線上實時監控、線下網格員聯動,落實各級政府的環保屬地監管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形成各級政府組織實施、環保部門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環保大格局,打通網格化監管“最后一公里”。 網格怎么劃?網格員誰來干? 為推進科學精準治污,濟寧市政府建立了三級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市為一級網格,由市長擔任一級網格長;各縣(市、區)為二級網格,縣(市、區)長(管委會主任)擔任二級網格長;鄉鎮(街道、鄉科級工業園區)為三級網格,鄉鎮長(街道主任)、園區主任擔任三級網格長;三級網格內每個管區為子網格,配一名專職網格員。全市共劃分1個一級網格,14個二級網格,170個三級網格,975個子網格。 濟寧市環保局局長許偉對記者說:“網格劃分不打破行政地域邊界,通過污染源調查等工作,確定每一個污染源和環境敏感點的網格歸屬,這樣不會出現‘土小’企業屬地不清、行業不清、業主不清的問題。充分考慮各地產業結構和排污強度,工業園區按工業性質、園區功能、園區規模等因素適當細化網格;農業鄉鎮適當擴大網格規模,1個子網格面積一般不超過10平方公里,人口不超過1萬人。” “網格化監管體系建設是問題不斷解決、措施不斷完善、功能不斷升級、效能不斷提升的過程。”許偉深有感觸地說,以網格員為例,最早由村支部書記擔任,從運行情況看,存在網格員不在崗、在崗不到位、到位不會管,以及難管理、難培訓、難使用、難問責的問題。后來,網格員改由鄉鎮干部兼任,但是鄉鎮干部工作任務重,“兼職難兼顧,普法不懂法”的問題又比較突出。 最終,濟寧市確定采取人事代理和勞務派遣等方式招聘網格員,專職專用,這樣就解決了環境監管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網格員干什么?網格化監管如何考核? 網格員是環境感知的神經末梢、責任落實的終端載體。在濟寧市兗州區龍橋街道辦事處,記者見到了剛剛巡查回來的環境監管網格員鄭昶。他笑著說:“大到企業違法排污、料場未覆蓋,小到垃圾亂堆、樹葉焚燒,都在我們網格員的日常巡查范圍內。” 濟寧市要求網格員根據統計臺賬,摸清網格內所有污染源的類型、規模、治污設施運行等基本情況。定期開展巡查,對于一般性環境違法行為,發現后立即制止。對于可能引起較大影響的污染事件,24小時內上報,根據上級指令進行預處理,防止事態擴大。積極配合各級環保工作人員開展執法聯動,提高執法效率。 “行之有效的制度是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順暢運行的保障,濟寧市堅持頂層設計,制定了網格化考核辦法、責任追究辦法、績效考核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據許偉介紹,全市把推進網格化環境監管納入環境保護年度目標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確定生態補償資金發放額度的重要依據。實行動態檢查、督查、巡查、定期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對工作措施落實到位、成效明顯的單位進行通報表彰,對動作遲緩、落實不力的予以通報批評。轄區內發生重大惡性環境突出問題的,對相關網格長和網格員實施問責。 監管平臺怎么建?線上線下如何聯動? 記者在濟寧市網格化環境監管平臺綜合調度指揮中心看到,大廳內整齊排列著百余臺電腦,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塊大型電子屏幕懸掛在墻上,實時顯示全市各類污染源信息。 濟寧市環保局副局長孟青松告訴記者:“濟寧市政府與深圳中興通訊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設了網格化環境監管平臺。” 線上千里眼監控,線下網格員聯動。監管平臺通過在線監督發現環境問題后,遠程指揮鎮街環保站工作人員和網格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并將現場情況進行反饋。據統計,通過線上實時監控,全市共發現各類問題770個,向市級行業平臺和縣市區平臺轉辦286件,其余以電話調度形式督辦。 日常巡查時,網格員發現問題可通過移動終端將案件信息上傳至三級綜合平臺,平臺受理后根據各級綜合平臺監管對象及案件重要程度,將案件逐級上報至二級或一級平臺。平臺直接派出執法人員或將案件轉交相關部門行業監管平臺,進行現場執法。 記者隨機點開一條網格化事件顯示,“任務名稱:漕河鎮漕河村北異味,當前處理人:韓來臣,發起時間:2016-12-15 08∶46,任務狀態:已結案……”平臺內所有環境問題,從被發現到轉辦,再到辦結,每一環節的操作都會被記錄并保存,是否處理及時一目了然,職責落實情況追蹤簡單明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