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羅克佳華中標石首麋鹿自然多樣性監測和預警系統 |
(時間:2015-6-29 10:30:30) |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自然環境的污染及破壞程度也日趨嚴峻,野生動物的居住環境和生存環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加上一些不法份子的非法獵殺,野生動物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保護野生動物是保護生態平衡、維持自然界健康生態環境的重中之重。科技的發展對于保護野生動物提出了新要求,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野生動物的保護區監控,一方面,可以實現保護區的多種信息集中化、自動化、可視化管理,減少了保護區動物因意外情況導致的缺失甚至死亡;另一方面,信息的存儲及分析,對于保護區動物的習性、環境適應性及管理策略都提供了良好的決策基礎,為保護區動物開展科學性研究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的數據基礎。 沿著九曲回腸的荊江河岸行至石首市境內,有一片廣闊的長江故道洲灘濕地。尚未開發的土地上,生長著一望無際的蘆葦和四季常榮不衰的野草,保留著荊楚大地上如今罕見的原始生態環境。1991年,我國唯一的麋鹿自然保護區——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選址建在這里。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67公頃,系1972年長江自然截灣取直泥沙淤積形成,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植物種類繁多,四季牧草豐茂,是野生動物生存繁衍的理想環境,特別是我國特有珍稀動物——麋鹿的天然樂園。 日前羅克佳華成功中標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和預警系統建設。基于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建設現狀和基礎,針對保護區關鍵種群及其棲息地、人為干擾情況、自然環境特征及自然災害等典型對象和問題,綜合運用在線環境監測、地面調查、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監測、無人機巡護等多種技術手段,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預警系統,提升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管理水平。羅克佳華構建保護區圍欄及園區視頻監控系統,使管護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保護區內麋鹿的丟失,確保麋鹿及其棲息地不受外界干擾,同時防治對保護區外民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建設監控大廳及機房、構建綜合監管平臺,完成前端數據采集、數據傳輸、基礎軟硬件支撐環境、數據庫設計、應用軟件系統開發,實現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的高效、持續監管。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