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改小組聚焦生態建設 環保行業迎來發展春天 |
(時間:2015-7-2 9:15:31) |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7月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關于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試點方案》、《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 會議強調,現在,中國發展已經到了必須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要立足中國基本國情和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明確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基本理念、重要原則、總體目標,提出改革任務和舉措,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關鍵是要發揮制度的引導、規制、激勵、約束等功能,規范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行為,讓保護者受益、讓損害者受罰。 會議指出,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對嚴格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完善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制度、追究領導責任和監管責任,具有重要意義。要明確督察的重點對象、重點內容、進度安排、組織形式和實施辦法。要把環境問題突出、重大環境事件頻發、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力的地方作為先期督察對象,近期要把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重點督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情況。要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問題突出的地方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會議強調,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關鍵是要通過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新格局,為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要圍繞影響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突出問題,強化監測質量監管,落實政府、企業、社會的責任和權利。要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立體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推進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共享,開展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分析,實現生態環境監測和監管有效聯動。 值得注意到是,7月1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環!邦I跑者”制度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將制定環!邦I跑者”指標,發布環保“領跑者”名單,樹立先進典型,并對環保“領跑者”給予適當政策激勵,引導全社會向環!邦I跑者”學習,倡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中國國家減排戰略目標的確定,生態環保政策望成未來有關部門關注的焦點。另外,再加上未來土壤污染防治計劃、節能環保十三五規劃的推進,節能環保產業有望持續成為熱點。 東興證券表示,近年國家陸續出臺各類環保政策,環保行業迎來發展春天。國家對環境整治效果關注度逐漸提升,未來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公司將獲得溢價;投融資方式改進,PPP模式助力環保產業快速發展,具有資源整合優勢的企業將充分享受行業紅利,同時在未來的行業并購整合中受益。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