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打擊篡改、偽造監測數據弄虛作假 |
(時間:2015-7-2 10:04:22) |
為貫徹落實新環保法,打擊篡改、偽造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行為,環境保護部近期組織各地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部門加大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數據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處,通報了一批典型案例。 4月22日,邢臺市環保局與市公安局環保支隊混合編隊,對建滔(河北)焦化有限公司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該公司惡意偷排偷放,存在焦爐超標排放、燃煤鍋爐在線監測數據造假、煙塵超標排放等問題。邢臺市環保局依法作出處罰決定,對該公司處以145萬元罰款并沒收違法保證金100萬元。 在群眾投訴的中國水泥廠有限公司,檢查人員打開監控設備發現,負責數據采樣的分析儀和數據傳輸的工控機之間接入了幾根導線,并連接該公司辦公室,可隨意篡改監測數據。近日,南京市環境監察支隊對這家企業處以20萬元行政罰款,并要求其補交排污費近260萬元。 3月18日,山東省環境監控中心對龍口礦業集團熱電有限公司開展獨立調查,發現該企業存在自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首例利用兩種方式進行數據造假的行為。3月19日,龍口市環保局對其就污染物超標排放和自動監測設備弄虛作假分別予以5萬元和10萬元的頂格罰款,并限產三個月。同時,龍口市公安局對涉案企業環保部主任王某行政拘留10天。 3月5日,山東省環保廳執法人員在對安丘市盛源熱電進行獨立調查時,發現企業在兩臺自動監測設備采樣管路上均接有氮氣稀釋裝置,干擾了自動監測設備正常運行,導致監測數據降低。濰坊市環保局對該企業實施了頂格處罰,責令限期達標排放。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