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山東省臨沂市嚴厲懲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 |
(時間:2015-7-30 10:41:27) |
2015年1月,山東省臨沂市環保局多次現場監測發現,臨沂華龍熱電有限公司外排廢氣二氧化硫連續超標,責令整改后仍超標排放,遂依法對其實施按日連續計罰,罰款共計100萬元,打響了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后山東按日計罰第一槍。 3月初,濟南市環保局對此前已責令整改仍超標排放的山東閩源鋼鐵有限公司實施按日計罰,計罰天數15天,處以150萬元罰款,成為濟南史上最大的一張環保罰單…… 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說:“今年上半年,全省1242家省控以上重點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月均值超標數量呈明顯下降趨勢,這表明,新《環境保護法》這把利劍威力初顯,有力震懾了環境違法行為。” 嚴查嚴懲,倒逼企業達標排放 “以前,企業‘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現象非常突出,導致對相關企業的經濟處罰并未取得應有的震懾及約束作用。甚至有些污染企業,寧可繳罰款也不停止違法排污行為,令執法人員大為頭疼。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睗鲜协h保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齊學坤說。 “罰單開出來,才知道不是鬧著玩兒的!睗显Ed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因公司環保設施施工進度遲緩,被濟南市環保局實施了按日連續計罰,罰款共計48萬元。罰款之后,公司立即落實整改,將所有污染物排放都控制在“紅線”之內。 有了新《環境保護法》這柄利劍,環保部門猶如“戴上了牙齒”,威力十足。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山東省已實施按日計罰案23件,罰款總額達2273萬元。 對這些環境違法典型案件,山東各級環保部門在媒體上廣為宣傳報道和公開曝光,在全社會營造了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強大聲勢,起到了打擊一家、震懾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 為督促各市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加強環境執法監管,今年3月,山東省環保廳組織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環保專項行動,由省、市兩級環保部門獨立調查、同步實施,其中,省環保廳派出8組檢查隊伍,分別針對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環境風險防控等8個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檢查。 這是山東首次采取超常規檢查形式開展的專項行動,分工更加明晰,檢查更加細致,力量更加強大。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迅速查處了一批存在偷排超排、未批先建、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的排污企業。專項行動在震懾違法企業的同時,也給各級環保部門上緊了“弦”。 數據說真話,切斷造假后路 面對日益嚴苛的環保要求和嚴格的環境監管,一些企業為節省環保成本沒少動“歪心思”。在監測數據上弄虛作假逃避監管,就是一個例子。 為嚴厲懲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山東省環保廳與省公安廳密切聯勤聯動,將打擊破壞或干擾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行為納入日常管理。對檢查發現的弄虛作假企業,予以頂額罰款、媒體曝光、掛牌督辦;對弄虛作假運營單位全省通報,退出山東環保運營市場;對弄虛作假企業所在市,扣減環境監管獎考核得分。符合移交條件的,堅決移交公安機關,對相關責任人采取法律手段制裁。 2013年以來,僅山東省級查處的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就達36起,移交公安機關19起,行政拘留20余人,開創了全國破壞自動監測設施案件行政處罰的先河,提前一年與新《環境保護法》接軌。 為進一步提升監測質量,防止不法人員在監測設備上“動手腳”,山東省自行研發了自動監測設備動態管控系統,從信息采集、監控指標、設備標準和監控平臺等多方面切斷了造假途徑,實現了對污染源自動監測的全過程質量控制。 山東省環保廳監測處處長張慶偉介紹說:“在新系統中,我們用自行研制的智能數采儀與自動監測設備直接連接,取代了為造假帶來方便的工控機,切斷了主要造假途徑。將影響數據準確性的關鍵參數在正常范圍內固化,實現設備參數、運行狀態和監測數據‘三同時’監控,一旦參數或狀態出現異常,可立即報警并固定證據! 擠掉了數據“水分”,監測數據服務環境管理的作用愈發凸顯。 “監測數據的真實,倒逼各市、縣全心全力開展污染源治理,促進企業達標排放。目前,山東省污染源達標率已由改革之初的70%,上升至80%左右,數據的真實性也愈發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睆垜c偉說。 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近年來,山東省大力拓展、暢通公眾參與監督渠道,推行企業排污信息公開,敞開大門,自揭家丑,借助群眾的力量,在全省打響了消滅污染的全民戰爭。 為方便群眾舉報、投訴環境污染,山東省環保廳開通了網上環境信訪投訴處理平臺,群眾投訴、信訪處理便捷、高效,信訪內容、處理結果以及各市辦結情況全部在網上公開,得到了群眾的普遍認可。平臺開通以來,及時受理并迅速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既維護了群眾健康權益,也有效打擊了環境違法行為。 隨著新媒體異軍突起,山東省積極構建起政務微博、微信與工作微博、微信相結合、省市縣3級環保部門配合聯動的自媒體工作體系,線上加強與公眾的互動交流,線下開展信訪輿情執法聯動,成為公眾舉報環境問題的重要陣地。 臨沂等市還通過微博、微信,將環保夜查等執法檢查情況圖文直播,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督促排污企業治污達標。 為便于公眾了解和監督企業排污情況,山東省環保廳在全國率先規范和公開排污口環境信息,啟動“曬企業治污曬環保監管”的“雙曬”活動。 活動開展以來,通過官網和媒體信息發布、在企業排污口或大門口設立排污信息公示屏等措施,將企業治污情況和當地環保部門監管情況同時置于陽光下,接受社會監督,在迫使企業積極開展污染治理的同時,也有效督促環保部門盡職盡責、強化監管,維護群眾環境權益。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