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大連市將逐步建立天地一體化環境監測體系 |
(時間:2015-8-6 10:38:48) |
記者從遼寧大連市環保局獲悉,已步入四十不惑的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在“十三五”期間還將繼續為廣大市民和有關部門“解惑”,不斷拓展環境監測領域,逐步覆蓋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全部監測指標,實現監測能力全覆蓋。 據介紹,在現有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的基礎上,該中心將建立靈活性更強、可持續擴展的應用平臺,對系統內部進行適時擴充,升級完善空氣預報預警系統,提高預報精度,提高重污染日應對措施的實用效果,更新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單、開展多項污染物的相關研究工作。 為適應城市發展現狀,滿足環境管理需求,有效防治污染,改善環境質量,結合國家、省、市以及《大連市環境總體規劃》(2012-2020年)相關要求,該中心將依據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結構、狀態和功能上的差異,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布局。規范飲用水源監測網絡,逐步將監測斷面調整為與各級保護區界限基本一致。對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分進行必要修改。增加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數量;根據大連市建成區面積變化情況,增加區域環境噪聲監測點位數量。 逐漸開展溞、藻、魚類、微生物等的急、慢性毒性實驗,開展毒理學監測,將環境生態學監測手段應用于日常環境監測工作,特別是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 進一步完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全方位開展環境遙感技術應用,建立衛星遙感與地面監測相結合的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以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為主,輔以無人機等手段,建立大連市遙感監測業務化應用系統,形成主要環境遙感影像數據的自動接收、處理、分析、制圖等能力。擬建成大氣、地表水、生態常態化遙感業務應用系統。有效彌補地面監測在空間覆蓋和時間連續性上的不足,深入了解污染成因和規律,及時發現問題,充分發揮環境監測預警作用。 實現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全要素覆蓋。不斷強化環境監測全過程質量控制,加強質量控制軟硬件建設,具備重要監測設備的自校準能力。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