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北京市創PM2.5監測以來歷史最好紀錄 |
(時間:2015-9-8 9:30:49) |
環境保護部7日公布,8月20日—9月3日,北京市空氣質量PM2.5平均濃度僅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3.1%,連續15天均為一級,創PM2.5監測以來歷史最好紀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70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其中52個城市同比下降34%。 環保部表示,優良空氣質量來自于科學編制保障方案,減排措施落地。北京、天津等7省區市高度重視并出臺了系列針對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等減排措施。山東突出重點工業污染源、污染物協同治理等;北京及周邊地區機動車臨時管控,城六區常年運行的燃煤鍋爐在8月底前完成清潔能源改造;河北完成小鍋爐年度淘汰任務的80%;內蒙古從抑塵、控車、治企、禁烤等多方面采取保障措施;天津將燃煤電廠污染物整體減排由原計劃的約35%提高至50%以上,并提前半年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 各省區市還加大力度督促檢查和執法。河北共立案偵辦環境污染刑事案件21起;山西省市縣實施三級聯動,發現問題123個,及時整改和問責;天津市和區縣兩級督查檢查電力和工業企業、各類施工工地、機動車,946個重點施工工地24小時專人駐廠(場)值守。 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流和污染特征,建立了國家、省級環保、氣象部門和科研監測單位會商機制。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主持會商,有針對性地加強北京南部、東部城市火電、鋼鐵等“高架源”和石油化工等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排放企業的環境監管,實現科學組織,精準施策,精確治污。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