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到203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全球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
(時間:2015-11-10 9:04:37) |
世界銀行8日發布一份報告警告說,如果不迅速采取能應對氣候變化的發展模式,到2030年氣候變化將導致全球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 這份題為《沖擊波:管理氣候變化對貧困的影響》的報告說,貧困人口已處于與氣候相關的高風險中,比如降雨減少導致農作物歉收、極端天氣事件導致食品價格猛漲、熱浪與洪澇災害導致疾病增多。這些沖擊可能會毀掉來之不易的成果,導致不可逆轉的損失,驅使人們重新陷入貧困,尤其在非洲和南亞。 報告顯示,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最大,而農業是許多窮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多個模型研究表明,到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會導致全球作物產量損失達5%;到2080年損失多達30%。氣候變化還會造成瘧疾患者增多,腹瀉問題更加普遍,并導致其他一些健康問題,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高溫天氣增多則會引起勞動生產率降低,這些問題也將是貧困的重要推手。 報告認為非洲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最為嚴重。到2030年,氣候變化可能導致非洲食品價格上漲達12%,到2080年上漲高達70%。報告說,非洲最貧窮家庭總支出的60%用于食品,因此食品價格上漲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距離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僅有3周之際,這份報告呼吁采取措施提高貧窮人口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比如加強建設社會安全網絡、提供全民健康保險、升級防洪措施、建立預警系統并種植能適應氣候變化的作物。 報告還同時呼吁國際社會全力減排,但減排行動不應增加窮人的負擔。此外,國際社會應幫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世行行長金墉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份報告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即除非采取有力行動減少氣候變化對貧困人口的威脅,并大幅降低有害排放,否則,我們將不可能終結貧困。”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