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保部: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PM2.5濃度降一成 |
(時間:2016-1-8 9:43:06) |
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的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了10.4%。昨天,環保部通報了2015年的大氣治理成效。環保部表示,2015年入冬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三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使得2015年11月15日到12月31日北京市PM2.5濃度比2014年同期上升高達75.9%,造成PM2.5全年改善比例損失15.5個百分點。 環保部表示,2015年入冬以來,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全國出現了幾次重污染天氣。雖然相比公眾的期望還有差距,但一年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還是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338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同比下降7.4%;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其中161個可比城市同比下降11.3%。 2015年,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的PM2.5平均濃度比2014年分別下降10.4%、11.7%和19.0%。其中,據北京市環保局1月4日通報,2015年,北京市的PM2.5年間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較2014年下降6.2%,超額完成全年下降5%的年度目標。 環保部介紹,2015年入冬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了三次大范圍重污染天氣。2015年11月15日到12月31日,北京市PM2.5濃度比2014年同期上升高達75.9%,造成PM2.5全年改善比例損失15.5個百分點。 環保部稱,三次霧霾中,2015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污染程度最重,北京發布了橙色而非紅色預警,遭到廣泛質疑。12月5日至12月14日的重污染天氣,北京市首次發布紅色預警,但是因為通知時間晚等原因略顯倉促。在前兩次應對基礎上,面對2015年12月18日至24日的重污染天氣,環保部和北京市各級政府在應急響應上更加有序。 2015年12月18日,環境保護部緊急向12個省級人民政府印發預警通知,要求啟動應急響應。自12月18日起,環保部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領導小組連續5天召開會議,每天調度各地應對情況。截至12月24日,全國共有15個城市先后啟動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預警級別和范圍均超以往。 相關新聞 《居安思危話治霾》特別節目今起開播 京華時報訊把視線拉展到全球環境史的坐標上人們會發現:以霧霾為主征的大氣污染早已超越了一時一地層面上的某種物理存在,而成為了橫亙在全人類面前一道跨越疆界的難題。 作為擁有超過2000萬常住人口、800萬流動人口的大城北京,如何打響治理“大城市病”攻堅戰?如何探索出一條屬于發展中國家有效治理大氣污染的新出路? 為了在更多元的層面喚起機構和個人的環保意識,北京電視臺《銳觀察》欄目將推出特別系列訪談:《居安思危話治霾》,以歷史和思辨的視角去關注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關系;解析霧霾直接成因,分析抗霾有效方法,辨析治霾終極路徑。同時參考國際大城市的發展經驗,用觀點和評論為北京的未來勾繪出一幅清晰的環保路線圖。 該系列節目將于2016年1月8日起,每天20:15在北京電視臺新聞頻道《銳觀察》欄目中播出,每期15—20分鐘,節目將以現場訪談結合外景采訪拍攝的形式,就治霾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相關新聞 北京環保部門去年開罰單1.8億 2015年,北京全市環保部門共開出環境違法罰單近1.83億元。昨天,市環保局通報了全年環境執法情況。 2015年,北京對境內的各類污染源進行全面排查,全市共排查污染源單位62300余家。同時嚴厲查處環境違法行為。2015年共立案處罰固定污染源環境違法行為3495起,處罰金額1.56億元。其中,大氣環境類違法行為1937起,處罰金額4404.23萬元。 北京移動源執法部門以排放量較大的重型柴油車監管為突破口,強化機動車排放執法監管,共查處各類違法行為9025起,罰沒金額達2652.46萬元。 一方面,加大重型車車載診斷系統檢測和車載實驗頻次,查處車輛超標問題;同時組織車輛銷售企業和環檢機構填寫質量保證體系報告。同時與市交通委、質監局和交管局聯合行動,打擊檢測場周邊不正規企業出租凈化器違規行為等問題。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