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穩定在Ⅱ類標準以上 |
(時間:2016-2-23 10:20:10)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一年多來,北京市累計收水量達8.7億立方米,超過中線工程調水總量的1/3,受益人口達1100余萬人,調水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以上。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保障首都水資源供給、增加水資源戰略儲備、減緩地下水下降速率、改善水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綜合效益顯著。通水一年多來,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及沿線水質保持得如何? 水質總體狀況為優 2015年1月~12月,環境監測部門按月對丹江口水庫庫體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輸水干渠7個斷面進行水質監測,并對丹江口庫區及其上游區49個規劃斷面(點位)開展水質監測。其中,東河口、洛陽河九湖、新洲、青曲、淘谷河口和滔河水庫6個斷面(點位)按季度監測,其余43個斷面均按月監測。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報告,2015年,丹江口水庫庫體及上游區河流總體水質為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口陶岔斷面、輸水干渠水質為優,水質狀況與2014年持平。49個規劃斷面(點位)年均水質達標率為91.8%,比2014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月達標率范圍在88.4%~95.3%之間。 監測的49個斷面(點位)中,Ⅰ類水質斷面占6.1%,比2014年上升了兩個百分點;Ⅱ類占79.6%,與2014年持平;Ⅲ類占6.1%,比2014年下降了2.1個百分點;Ⅳ類占2.1%,比2014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無Ⅴ類水質斷面,比2014年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占6.1%,與2014年持平。 “南水”進京后,北京市南水北調辦設置“入京、入城、入廠”3道防線,對來水進行實時嚴密監測,市自來水集團也增設了161個供水管網終端水質監測點,覆蓋居民小區3500多個。目前,自來水硬度由以前的380毫克/升降低到120毫克/升~130毫克/升,比之前降低了六成多,居民普遍反映自來水硬度明顯下降、水堿減少。 加強水質監測預警 記者從環境保護部了解到,在目前正在進行的“十三五”地表水國控斷面調整工作中,下一步將結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管理需求,統一國控斷面和規劃斷面設置。 據了解,目前49個水質規劃監測斷面(點位)中,有15個屬于“十二五”國控斷面,其余34個為非國控斷面。下一步將進一步優化監測點位布局,完善監測網絡,考慮將49個規劃斷面納入“十三五”國控地表水環境監測網,加強水質例行監測工作。 另外,為及時掌握重點斷面水質狀況,加強水質預警,“十三五”國家將在丹江口庫區及主要河流上增設水質自動監測站,結合地方已建水質自動監測站,強化對丹江口水庫主要入庫河流水質實時監控工作,全面、及時掌握庫區及入庫河流的水質現狀及變化情況,保障供水水質安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