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臭氧取代PM2.5成珠三角大氣污染的“元兇” |
(時間:2016-2-26 9:50:32) |
23日從廣東省環保廳獲悉,根據2015年的監測數據,廣東去年空氣首要污染物中比例最大的是臭氧,達到了40.5%,超越PM2.5成為區域內最主要的污染物。 “與對能見度產生影響的PM2.5不同,臭氧幾乎不對能見度產生影響,有時候明明看見藍天白云,但其實臭氧已經超標了。”廣東省大氣環境首席專家鐘流舉接受采訪時介紹,和直接污染空氣的一次污染物不同,臭氧是二次污染物,大多由汽車尾氣、工業生產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在光照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 雖然地球高空平流層的臭氧可以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但在地球表面,高濃度的臭氧會刺激和損害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作用。 此外,VOCs(揮發性有機物)也是形成PM2.5的關鍵前體物,是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來源,其本身也具有高毒性特征,尤其是工業源排放的VOCs對環境及人體危害極大。 廣東石油化工企業分布廣泛,同時廣東也是全國涂料、包裝、家具和印刷大省,而這些行業企業都是VOCs“排放大戶”。此外,廣東省環科院相關人士還指出,廣東作為全國50%集裝箱的生產基地,集裝箱制造業VOCs排放總量也相當驚人。 廣東省環保廳方面表示,“十三五”時期,廣東將把造成臭氧污染的“元兇”VOCs納入總量減排指標,落實行業總量控制,大力推進石化、塑料、印刷、家具等重點行業企業VOCs綜合整治,從源頭削減VOCs排放,不斷改善全省空氣質量。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