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深圳市治水提質顯成效 河水質改善了28.4% |
(時間:2016-7-11 8:59:39) |
備受深圳市民關注的治水攻堅戰,自去年底便已鋪開,并依《深圳市治水提質工作計劃(2015—2020)》(以下簡稱《計劃》),明確實施了“治水十策”與“十大行動”,力爭全面改善深圳水生態環境質量,以惠民眾、打造城市碧水名片。今年以來,治水一役更是在污水管網建設、河道綜合整治、內澇積水治理、重點河流及水體水質提升等各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據悉,今年下半年,深圳市水務局還將通過著力推進項目審批、組織全市各區優化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進一步確保高效治水。 內澇積水點 減至80余處 治水攻堅,總歸落實在污水管網、治污設施、防洪排澇、河道綜合整治等諸多建設項目之上,因此推動項目開工及建設提速是治水全面工作的重要開端。據了解,今年以來,已建成18個治水項目,開工125個項目,涉及投資超200億元。其中,污水管網方面,已有4個項目完工,建成196公里,在建39個項目;治污設施方面,4個項目完工,在建10個項目;防洪排澇方面, 10個項目完工,在建22個項目。此外,茅洲河流域沙井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松崗水質凈化廠二期工程也將分別于8月、10月開工。 內澇積水治理自然也是治水提質重點任務。2014年“5˙11”最大降雨430毫米、發生內澇積水便達300余處,此后兩年,全市共完成了近300處內澇點整治,并取得了積極效果與明顯改善:今年“5˙21”全市最大降雨為462毫米,內澇積水點已降至80余處。在全市排水能力顯著加強的同時,各區也均成立了由排水、交警、城管、消防等專業人員組成的道路積水聯合處置隊,大幅提升了城市對內澇積水狀況的緊急應對能力。記者了解到,深圳還將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加快解決深圳內澇積水、水體黑臭等水難題,以求取得最大綜合效益。 深圳5大河流水質 整體得到明顯改善 城市河流對城市用水、城市生態以及居民生活環境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其中城市河流水質情況尤其重要。晶報記者了解到,與去年5月河流監測斷面綜合污染指數作同期相比,深圳市5大河流中,除龍崗河嚇陂斷面上升外,坪山河上洋斷面基本穩定,而深圳河、茅洲河、觀瀾河水質則分別好轉了28.4%、65.8%及28.6%。其中,茅洲河作為全市受污染最重的河流,目前上游段水質已明顯改善,茅洲河界河段(深圳側)綜合整治工程也已完成了15%的工程量,而一座規模10萬方/月的淤泥處理廠也已建成并試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灣的水質治理工作,深圳灣的黑臭狀況雖表現在水體,但根源在陸地。為盡快還市民清潔的海灣,通過對海灣及入灣河流區域實施源頭減污、管理控污、末端治污等各個環節采取措施,如今不僅深圳灣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從今年5月測得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來看,深圳河、大沙河、新洲河這三條主要入灣河流的水質分別改善了28.4%、18.6%、32.4%。 市水務局 確保高效治水 廉潔治水 據了解,當前影響全市治水提質的最大“攔路虎”仍是征地拆遷問題,以茅洲河寶安項目包為例,其46個項目中,26個涉及征地拆遷,其中19項因征拆問題進度滯后,4項暫不具備啟動征地拆遷條件,而得到正常推進的只有3項。對此,深圳市水務局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著力于積極配合各區解決好征地拆遷、棄土棄渣、交通疏解、項目審批等突出問題,并于近期重點推動茅洲河治理光明新區項目包、坪山河治理坪山新區項目包等重大項目加快完成招標,進場開工。下半年工作還將著重于減少治水工程的實施對城市的沖擊和對市民的影響,夯實政策制度機制保障基礎,組織各區對下一步實施方案進行優化、深化等,并將會同監察、審計等部門對各責任單位工作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堅決整治消除“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確保高效治水、廉潔治水。
|
|
|
|
推薦圖片 |
 | 上虞市年處置九千噸危險廢物項目試生產 | “來”時是危險廢物,“走”時成水蒸氣等可排放煙氣。近日,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上虞眾聯環保有限公司新建年焚燒處置9000噸危險廢物項目進入試生產階段。今后在這里,危險廢物將找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