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河北省降低PM2.5平均濃度 提前兩年達標 |
(時間:2016-7-27 9:30:15) |
26日從提交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的省政府關于2015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中了解到,“十三五”時期,河北省將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著力抓好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保護,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推動生態環境實現根本性好轉。2016年,全省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1.5%、2%、1%和2%,PM2.5平均濃度下降8%。 2015年,全省平均達標天數190天,占總天數的52.1%,比2014年增加38天。全省PM2.5平均濃度比2014年下降18.9%,比2013年下降28.7%,提前兩年達到國家要求我省2017年削減25%的目標。全省地表水監測斷面達到和好于三類水質占55.9%,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劣五類水質降到24.6%,同比降低1.5個百分點。河流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七大水系監測斷面達到和好于三類水質占49.6%,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氨氮、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2%和1.1%。2015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4.77%、5.29%、6.85%和10.68%,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 下一步,我省將化解過剩產能,推動綠色發展,集中精力打好鋼鐵煤炭去產能攻堅戰,從環保、能耗、水耗、質量、技術、安全6個方面,實施嚴于國家的標準,倒逼不達標企業逐步退出。“十三五”期間,壓減煉鐵產能4989萬噸、煉鋼4913萬噸、煤炭5103萬噸,今年壓減煉鐵產能1726萬噸、煉鋼1422萬噸、煤炭1309萬噸。 同時,狠抓專項治理,加強生態修復。開展焦化行業、道路車輛、露天礦山、散煤污染綜合整治四個專項行動。突出抓好白洋淀和衡水湖綜合整治、重點河流環境治理攻堅、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防護三個專項行動,盡快出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修復和保護。積極推進省級環境保護督察,開展領導干部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責任審計,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