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武漢環境質量指標均超過考核目標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
(時間:2017-7-25 9:17:50) |
“環境質量”是我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五大質量”之一。為深入推進質量強市戰略,積極改善環境質量,我市通過示范點創建、新方法示范引領,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問題導向,有效解決我市突出環境問題,確保整改效果群眾認賬、社會認可、國家認定,推進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切實增強群眾環境獲得感。 近期,只要天空放晴,我市就可看到藍天白云,“武漢藍”天天刷爆朋友圈。 來自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1-6月,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22天(其中優為16天、良為106天),優良率為67.4%。這一數據,超過我市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環境質量考核指標中“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59%”的數據。7月份至今,我市的空氣優良率100%,為2013年同期以來最好。 空氣質量得到改善的同時,我市的水環境質量也穩中有升。今年1-6月,我市11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90.9%。1-6月,我市11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1.8%,喪失使用功能比例為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環境質量達標率為100%,8個跨界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均圓滿完成了績效考核目標。 市發改委介紹,通過推進低碳發展,嚴格控制能耗, 2016年,我市單位GDP能耗下降率為4.59%,超額完成省下達3.6%的目標任務。 環境質量考核指標數據刷新、趨好的背后,是全市上下改善環境質量形成共識的結果,是相關部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問題導向,有效解決我市突出環境問題,健全環境質量工作機制的結果,是企業充分發揮主體責任、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發揮標桿引領作用的結果。 全市上下一心,大力推進霧霾治理工作。近年來,我市成立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市改善空氣質量工作領導小組,圍繞減少大氣污染排放,改善空氣質量,根據大氣污染源解析結果,求真務實,精準治霾,一天一天抓,一天都不放松。環保部門統籌推進并著重抓企業環境監管、重點企業污染治理和環保執法,建設部門抓工地管理,城管部門抓渣土和砂石運輸車管理、重點區域整治、道路清掃保潔改革,農業部門抓秸稈綜合利用,經信部門抓工業污染治理,公安交管部門抓黃標車淘汰,形成了部門齊抓共管的合力。按年度出臺《武漢市擁抱藍天行動考核評價辦法》,明確各區年度PM10、PM2.5和空氣質量優良率等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定期對各區空氣質量改善情況進行通報,每月公布考核排名,將預警、約談、問責貫穿在大氣環境質量考核工作中。 為改善水環境質量,我市全力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著力改善水環境質量;確定了健全水環境管理體系、強化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加強工業企業環境監管、實施農村污染治理、推進面源污染防治、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嚴格水資源保護、保障飲用水安全、加強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水生態環境十項主要工作,提出了六大保障措施,確保水污染防治工作穩步推進,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每月通報全市納入國家和省考核范圍的重點斷面考核情況,對各區政府(管委會)雙月水環境質量考核評價結果及排名情況進行通報,形成壓力傳導,督促切實加強水環境保護工作,對水體污染狀況,進行整治直至達標。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