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大氣環境網格化監管系統”正在建設,將建成9個空氣監測標準站和300個空氣監測微觀站點,以“技防”與“人防”技術雙結合解市民心肺之憂。這是日前舉行的周五民聲直播室節目透露的消息。當天,市環保局副局長杜敏,副局長曹英姿,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分局常務副局長韋國棠講述如何保護中山空氣。 今年4月,我市空氣質量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位列第6名,成績相當亮眼。杜敏說,近年來市環保局一方面加大力度整治燃煤小鍋爐,另一方面還加強工業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增加了集中治污的“共性工廠”。 一增一減的做法,更多是治標,要使我市空氣污染得到根本性改善,還需要依靠長期的手段。杜敏介紹,目前中山市大氣環境網格化監管系統正在建設中,這個系統可以全面提升中山市污染天氣預警管控能力及響應速度。 此外,一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也呼之欲出。據曹英姿介紹,目前生態環境損害,是指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變,以及上述要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現在已明確規定有五大類事件,一經認定將按要求依法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在我市,家具制造企業占相當比重,針對家具廠排放的刺激性氣體中含有揮發性有機物(VOC),環保部門對排放voc企業嚴格管理。韋國棠表示,群眾發現家具廠排放含油漆的刺激性氣體存在較大影響的,可向環保部門舉報。環保部門將根據情況作出不同的處理,嚴重的將面臨查封扣押和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