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地區環境監測治理需求大,環保企業較為集中 目前,中國的環境問題主要是對大氣、土壤、水資源的污染以及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導致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有:重工業的不斷發展導致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以及PM2.5大量增加;過度開采以及過度放牧導致水土流失面不斷增加;河流斷流和湖泊退化越來越嚴重,造成水資源短缺;鄉鎮重工業的肆意排放污染物以及農村耕地化肥使用量越來越大;過分開采導致地下水沉降,面積而且越來越大;過度濫砍亂、毀林開荒致使我國森林資源過度消耗。雖然我國經濟發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忽略了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環境問題。因此近年來,環保行業成為了熱門行業。 從近幾年我國環保企業數量變化情況看,根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統計,新三板環保企業數量呈下降趨勢,A股環保企業數量呈上升趨勢。截止2018年,我國A股環保企業數量為120家,新三板環保企業數量為353家。

從A股和新三板環保企業空間分布來看,兩類企業分布特征相似,均集中在東部地區,其次為中部地區。2018年集中在東部地區的環保企業有330家,占比為69.77%;中部地區企業數量為89家,占比為18.82%;西部地區47家;東北地區僅7家。

這與《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中存在一定的關系,標準中對我國環境監測站實行分級設置,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一級標準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置的環境監測站、由國家環保總局批準的各專業環境監測站;二級標準為各地級市(自治州)、直轄市所轄區(縣)設置的環境監測站執行;三級標準為各地級市(自治州)所轄區、縣(自治縣)設置的環境監測站執行。每個級別(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東部、中部、西部區域劃分方法)劃分為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三檔,處于不同區域的環境監測站執行不同的標準。直轄市及其所轄區(縣)環境監測站分別執行東部地區一級、二級標準。以人員編制要求為例,可以明顯看出,對東部地區的要求顯著高于中部地區西部地區。

從地區具體分布情況看,A股環保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江蘇和浙江地區;新三板環保企業主要分布在江蘇、廣東、北京和浙江地區;雖然前四名地區排序各不相同,但是地區均相同。

環境監測與檢測行業企業數量不多 從2018年A股和新三板環保企業細分領域數量分布情況看,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固廢處理與資源化三大領域企業數量較多,而環境監測與檢測、環境修復等領域企業數量較少。 這主要是由于國內環境監測和檢測行業發展較晚,和發達國家的技術相比較起來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國家監測管理水平較低,而且大多數監測設備,精密儀器大多數還是依靠進口。環境監測與檢測行業的A股和新三板企業股票簡稱和股票代碼匯總如下表。

布局環境監測領域將成為環保行業新趨勢 目前,環境監測行業還存在較多問題,第一,環境監測設備較為落后,環境監測水平還尚未達到檢測標準,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加重,對環境監測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些監測數據越來越不能滿足標準要求,而且監測設備不能滿足對大環境的全面監測;第二,國家對環境監測方面缺少培養這方面人才的機構,致使在環境監測方面監測隊伍的素質與當前的日益嚴重的環境形式越來越不協調,伴隨著環境問題的嚴重,環境監測方面的任務量也日益加重,環境監測隊伍在完成任務時也越來越困難。第三,環境監測技術主要是通過人工采集與實驗室分析為主,不但精度不高,而且工作效率也極其緩慢,目前我們國家的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對于實時監測的困難較大,人工的工作量較大。 在此背景下,環境監測技術在我們國家越來越受到重視,環境監測儀器要求會越來越高。未來,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方向肯定會與目前發展迅速的互聯網相互結合,從而實現環境監測的科技化、自動化,彌補我國目前在技術監測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也意味著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布局環境監測這一領域,優先搶占環境監測領域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