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qū)雜志 |
【固廢】兩會提案:破解垃圾處理“五難” |
(時間:2013-3-11 10:47:25) |
作為城市美容師,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環(huán)境集團有限公司物業(yè)服務發(fā)展分公司清掃保潔員陳臘英特別關注環(huán)境問題。此次她帶來了一份“建立生活垃圾減量率約束性指標考核制度,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的建議。 陳臘英代表說,據(jù)報道,中國垃圾年增長率達10%以上。目前,全國600多座大中城市中,約有1/4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全國城市垃圾堆存量達70億噸,累計侵占土地超過5億平方米。垃圾管理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美麗浙江”、“美麗中國”息息相關。破解生活垃圾處置規(guī)劃難、選址難、建設難、管理難、營運難的“五難”問題,應該多管齊下。 “這其中,通過建立生活垃圾減量率的約束性指標,運用管理考核的杠桿來推進生活垃圾的源頭減量十分必要。”陳臘英代表舉了一個例子:“十一五”期間,為緩解水體惡臭和酸雨兩大環(huán)境問題,國家將兩項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即化學需氧量與二氧化硫排放量)列入對地方政府的考核,通過指標控制與考核,結果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超額完成任務(二者目標均為10%)。“可見約束性指標考核可以發(fā)揮重要作用。” 陳臘英代表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建立生活垃圾減量率約束性指標考核制度,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確定各省、市、縣(市、區(qū))生活垃圾減量率目標,將垃圾減量率目標列入各省、市、縣(市、區(qū))政府績效考核內容,同時研究制定生活垃圾源頭減量配套政策。可以借鑒國外先進城市經(jīng)驗,加快研究制定“誰產生、誰付費”、“誰導入、誰受益”、“誰鄰居、誰補償”的配套政策。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