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淮安:大量醫療垃圾出現在廢品收購站 |
(時間:2013-5-10 10:30:01) |
在一個大約100平米左右的廢品收購站內,除了醫療用的輸液瓶、輸液管、塑料輸液袋外,里面幾乎難覓其它廢品蹤跡。8日一早,根據讀者舉報,記者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淮沭路附近一偏僻的鄉間小路旁邊,發現了這個非常不起眼的廢品收購站。記者注意到,該廢品收購站距離車流量很大的淮沭路也就20米距離,但由于收購站大門不面對馬路,且其前面還有一排門面房,對面是麥田,可謂相當隱蔽。院內,兩名婦女坐在堆如小山的已被敲碎的玻璃渣前熟練地將輸液瓶敲碎,見有陌生人來訪,這兩名婦女顯得非常警覺。 記者發現,在一百米左右的院內,地面上到處可見已被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管、塑料輸液袋,甚至有的輸液管上的針頭還在,輸液瓶上印有“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等字樣。院內還堆放著用蛇皮口袋裝好,還沒有來得及對其進行敲碎的輸液瓶。對于這些原本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的醫療廢棄物為什么會出現在廢品收購站內,以及它們的去向,正在收購站干活的兩名婦女閉口不談。 在廢品收購站門外,記者隨機采訪一位路過的當地居民。據其介紹,這個廢品收購站在此已有一段時間,平時他路過此地也沒有注意里面到底回收的是什么廢品,但前兩天氣溫回升時,路過此地確實聞到一股藥水味,沒有想到這里竟然回收醫療廢棄物。周圍的人擔心這些已使用過的輸液瓶、輸液管對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否構成污染,會不會損害他們的身體健康? 昨天上午,記者將該廢品收購站的情況反映給淮陰區衛生監督所,并與監督所稽查科的執法人員再次來到現場。此時,廢品收購站已是大門緊閉,原先在此干活的兩名婦女也不見蹤影。稽查科科長黃萍根據她們所見告訴記者,使用過的輸液瓶,不屬于污染性醫療廢棄物,有關規定上沒有要求使用過的藥瓶需特殊處理,但也不能外賣,尤其是賣給廢品收購點,如果未經消毒的輸液瓶被加工成食物器皿,會造成相當大的食品衛生安全隱患,但出現在廢品收購站內的一次性輸液條肯定是醫療廢物,根據現場情況看,這些已使用過的醫療物品肯定是從醫療機構流出的。根據相關規定,她們只能對流出的醫療機構進行查處,下一步她們將找到廢品收購站負責人,了解這些物品的來源。收購站已回收的醫療物品則應由環保部門查處。 據黃萍科長介紹,整個淮安只有一家公司有資質從事醫療廢物的收集、運輸、儲存、處置。丁集鎮這家廢品收購站的這一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則應由淮陰區環保局查處。記者隨后將這一情況反映給淮陰區環保局辦公室。一名女性工作人員留下記者手機號碼后稱她們將盡快安排執法人員與記者聯系。半小時后,并沒有人跟記者聯系。記者再次電話環保局辦公室,該工作人員稱已安排局里的韓科長帶人往丁集方向趕,在記者要求下,這名工作人員提供了韓科長的號碼,但記者打過去后,韓科長稱她們沒有接到任何通知。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簽署合 |
7月16日,環境保護部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太原簽署《共同推進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合作協議》,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山西省省長王君分別在協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