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州市把固體廢物回收利用作為產業來發展 |
(時間:2015-7-30 10:30:01) |
廣州全市每天糞便的產生量約為3000噸,老城區現有日處理能力僅1000噸;全年醫療廢物量2萬噸,唯一一家無害化處理中心年處理量不足萬噸,固體廢物處理缺口極大。28日,廣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上,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規定》實施情況的報告。 進度 大田山餐廚廢物處理項目已試運營 廣州市人大城建環資委員會主任委員、執法檢查組副組長李廷貴在報告中介紹,2014年廣州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468.47萬噸,近幾年的綜合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危險廢物處理上,工業危險廢物處置利用率100%,醫療廢物100%安全集中處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污泥處理方面,2014年處理污泥73.05萬噸;2014年全市共處理生活垃圾580萬噸,其中城鎮生活垃圾430.21萬噸,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91.5%。 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進度備受關注。李廷貴介紹稱,已完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規劃編制初步設計,第一資源熱力電廠二分廠完成環保驗收,資源熱力電廠、垃圾填埋場等大型端處理設施全面推進,大田山餐廚廢棄物循環處理試點項目已建成并正在試運營,李坑綜合處理廠、蘿崗生物質綜合處理廠、增城珠村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順利推進,荔灣生活垃圾大型多功能中轉站建設正式啟動。 “從檢查情況看,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崩钔①F直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現存問題。他表示,廣州全市固體廢物產生量大,且呈穩中有增的態勢。2014年,僅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兩類固廢的產生量,就超過1000萬噸。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產生量增長迅猛,2012年至2014年,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分別為29.78萬噸、38.54萬噸和46.50萬噸,醫療廢物產生量分別為13885.95噸、17514.5噸和20189.46噸。 建議 把固體廢物回收利用作為產業來發展 處理能力跟不上,處理缺口巨大,也困擾著廣州的固體廢物處理。 李廷貴還指出,在視察和前期調研中發現,部分垃圾焚燒企業對飛灰的運輸和固化處理不規范,租用外地破舊車輛來進行廠內危廢運輸,飛灰處置車間撒漏嚴重,未按危廢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管理,對飛灰進行固化處理后,沒有嚴格遵循危險廢物處置要求,而僅以臨時填埋的方式處理,造成環境污染隱患。 李廷貴在報告中指出,廣州市的地方性法規《固廢防治規定》自頒布實施至今已14年,未能及時跟上上位法的步伐進行修訂。建議盡快將《廣州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規定》的修訂列入立法計劃。報告還建議按照循環經濟理念,把固體廢物回收利用作為一個產業來發展:引入市場機制,發揮市場作用,開發、開放和規范固體廢物收集、運輸、貯存、處置等各個環節,使源頭分類與后續利用相互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回收利用網絡。 廣州固體廢物處理情況 全市糞便的產生量約為3000噸每天,老城區現有日處理能力只有1000噸。 建筑廢棄物 2014年排放量約2400萬立方米,目前以填埋為主,綜合利用率僅為20%。 醫療廢物 2014年產生量達20189.46噸。目前唯一一家集中處置企業是廣東生活環境無害化處理中心,其核準規模為9720噸/年。 工業危險廢物 年產生量達2.5萬噸,但唯一一家焚燒類危廢處置企業規模僅9500噸/年。 生活垃圾 部分焚燒電廠建設延遲,填埋場超負荷填埋,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隱患。
|
|
|
|
推薦圖片 |
 | 宋乾武:提標改造水質決定工藝 |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1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中指出三大問題,全國廢水排放量652.1億噸,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湖泊(水庫)富營養化問題突出。城市化進程加快、工業區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