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吉林省長春市投入2.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村環境衛生治理 |
(時間:2020-6-19 10:26:08) |
6月18日,記者從長春市政府辦公廳舉行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全市投入2.2億元,專項用于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村屯綠化美化和農村廁所改造。同時投入3億元,支持部分縣(市)區打造綠美線路。 據悉,年初長春市委、市政府制定下發了《2020年長春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村屯綠化行動實施方案》,在全市全面掀起了以“綠路旁、綠廣場、綠庭院”為主的村屯綠化美化行動。2020年計劃重點打造綠化美化示范村112個、省級綠美示范村屯18個,年底村屯綠化率達到30%。今年,全市各村屯綠化面積和新栽植樹木數量,遠遠超過往年,甚至是前幾年的總和。同時,大力推進20個重點鎮、重點流域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已完成19個。全市已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鄉鎮達到55個,力爭到2020年年底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并且,組織開展了“吉林省美麗鄉村”創建活動,獲評省級美麗鄉村20個。雙陽區太平鎮肚帶河村被授予“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此外,開展了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評選創建活動,市婦聯組織廣大農村婦女以“五美”“五凈”為標準,整治庭院、清掃室內外衛生,評選美麗庭院7000戶,干凈人家14000戶。 為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的落實,市農居辦堅持明察暗訪與日常督導考核相結合,不斷加大督導檢查力度。一是開展明察暗訪。注重日常巡視,市農居辦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明察暗訪50余次,下發整改通知單51份,發布各類通報19期,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及時整改。二是建立談話機制。對工作不力、整改不徹底的鄉鎮進行了通報,約談有關人員12人。三是嚴格組織考核。采取“看聽查訪評”方式,組織開展了拉練式考核,實地隨機抽檢考核對象,并對五縣(市)區、城區和開發區進行了分類排隊,考核結果納入全市績效考核當中。四是強化社會監督。通過人大代表專題問詢、電視問政、設立舉報電話等形式,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推動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做深、做實。 實踐證明,把責任壓實,把任務落實,是促進人居環境整治順利開展的重要手段。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效機制做保障。2020年1月1日,《長春市農村環境治理條例》正式頒布施行,《條例》的出臺為有效治理農村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目前,長春市農村生活垃圾收儲運體系初步建立,中心城區和近郊基本實現環衛保潔城鄉一體化,雙陽區、德惠市、農安縣已實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服務外包,九臺區、德惠市探索實行農戶收費制度。下一步,長春市將堅持城鄉共治、以城帶鄉,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多種方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農村基礎設施重點項目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注重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讓村集體有一定經濟能力管護村莊環境衛生。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