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未來5年成都將組織實施環保類項目394個 |
(時間:2020-10-15 10:06:45) |
10月12日,在2020成都中日生態環保合作暨環保產業投資推介會上,成都天府科創生態環境產業研究院正式揭牌“亮相”,這一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與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四方共建的研究院,將在生態環境領域人才建設、政策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交流合作、創投孵化等方面開展合作。 另一方面,作為全國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中,第一個創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城市,成都在將綠水青山“變現”為金山銀山的征途中,已經將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未來五年,成都將組織實施大氣污染防治、低碳城市建設等五大類環保重點工程,涉及17類項目、394個子項目,投資金額總計約6155億元。”推介會上,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道。 3年帶動千億社會資本 成都環保產業發展蓬勃 在成都,環保產業發展的“成績單”可以用一組主要的數據展現:2019年成都市環保產業共統計調查企事業單位1029家,營業收入總額為834.55億元。根據15個副省級城市環保產業協會提供的環保產業數據,成都位居前列。 “近3年來,成都先后投入380余億元財政資金,開展環保重點工程536項,帶動千億元社會資本參與成都生態環境建設。”推介會上,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提及,成都環保產業得以如此蓬勃發展,與強大的配套能力、充足的人才儲備、力度大的扶持政策、雄厚的創新創造能力息息相關,“正因如此,這些環保企業才能連續三年實現10%以上增長率,高于全市經濟發展速度。” 據他透露,未來5年,成都將組織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與水資源保障、土壤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綠色安全都市生態圈構建和低碳城市建設五大類環保重點工程,涉及17類項目、394個子項目,投資金額總計約6155億元。 另一方面,這也成為成都參與中日生態環保合作的“底氣”,據介紹,中日環保合作起始于20 世紀80 年代,目前已成為兩國合作與交流中最活躍、最有成效和最有潛力的領域 之一。 作為國家正式批復的中日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成都環保市場空間巨大,為吸引日本環保企業創造了較好的投資環境,而中國環博會成都展的引進也為推動成都乃至整個西部地區的環保產業國際合作提供了便利條件。 四方聯動共建生態環境產業研究院 打造“政產學研用投”全鏈條服務平臺 推介會上,成都天府科創生態環境產業研究院揭牌暨簽約儀式舉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科學技術協會與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就聯合共建研究院達成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框架協議,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發展共贏”的原則,四方將在生態環境領域人才建設、政策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交流合作、創投孵化等方面開展高起點、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以科技賦能產業,力爭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生態環境產業創研中心、“政產學研用投”全鏈條服務平臺,有效發揮科技共同體的作用,形成帶動西部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 具體而言,四方將依托研究院建設,為政府、生態環境企業、投資者和創業者提供行業研究和政策咨詢服務;吸納國際國內生態環保優勢科研機構、高校、企業聯合共建環保工程技術中心(聯合工程實驗室),強化環境污染治理等領域的關鍵和前沿技術攻關;推動有市場前景的技術和產業化項目落地,促進生態環境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與此同時,引入金融投融資機構,構建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創投孵化條件,培育引領生態環境產業未來發展的創新型科技公司,助推生態環境技術項目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同時,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架起科研機構、企業、政府交流合作橋梁。
|
|
|
|
推薦圖片 |
 | “中國地下污水處理廠技術聯盟”在廣州正式 | 9月22日,全國“地下污水處理廠技術聯盟”廣州正式成立,標志著地下污水處理廠這一新生事物將逐步建立行業標準,通過共享行業數據,共克行業難題,共建行業標準,共樹行業形象,為新型生態化基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