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阿勒泰地區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圓滿結束 |
(時間:2020-12-1 8:56:51) |
“我宣布,地區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16項整改任務全部完成。”11月25日,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哈丹·卡賓在地區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專題視頻會議上向全地區宣布,會場上響起熱烈掌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地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作為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體現,增強責任意識,強化政治擔當,構建了系統高效的整改體系。三年來累計投入整改資金10.32億元,引入企業資金379億元,全面修復了一系列整改難題和生態環境歷史遺留問題。 高效的整改體制層層壓實責任。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地縣兩級黨委、政府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抽調74名干部形成了縱向地縣聯動、橫向統籌推進的工作格局,將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納入黨政領導班子考核內容,將整改結果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定等級、選優評先掛鉤,層層壓實責任、傳導壓力。三年來,地縣兩級共召開各類研究會議240余場(次),下發督辦函160余件,地區印發環境保護相關文件及管理制度13個,確保整改工作“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整改工作依法依規、科學有序。地區制定《阿勒泰地區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將16項整改任務細化為58條整改措施,確定67個節點任務,建立清單式管理制度,實行臺賬式動態管理。采取周調度、月匯報、季督導等方式,對整改工作掛圖作戰、清單調度、跟蹤服務,確保問題整改不遺不漏、措施嚴格到位、結果高質高效。同時,地區還采取下沉督導、專項督導的方式對已完成的整改任務“回頭看”,強化監管,嚴防反彈,對整改工作不力、進展緩慢的單位,進行通報、約談、追責。截至目前,地縣兩級共對10個單位、119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問責。為確保整改工作的合規性,地區還邀請國家林草局、生態環境部的6名專家,實地核查論證,對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7處人工設施整改方案進行專家咨詢,為依法依規科學整改提供決策依據。 創新整改路徑破解難題。為根本解決生態環境歷史遺留問題,地區通過爭取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和招商引資等方式,累計投入整改資金10.32億元,完成了礦山開采生態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恢復、城鎮和工業園區污水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創新村鎮垃圾分散式處理模式,引進低溫磁化垃圾處理技術,建成村鎮垃圾轉運站、衛生填埋場33座,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446個行政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0%以上,農村垃圾收集處理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開展連片礦山恢復治理,清理退出5個自然保護區的308個礦業權,完成139家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喀納斯景區道路生態修復成效顯著。積極探索本土化模式,創造性、低成本、高效率完成了青河砂鐵礦35.65平方公里破壞區域生態修復治理。 健全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地區制定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出臺了《創建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區實施方案》《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累計建立完善各項管理制度50余項,形成了生態環境制度體系,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哈丹·卡賓指出,地區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雖然全面完成整改,但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還面臨諸如生態環境脆弱、草原生態修復任務繁重等困難,希望各縣(市、景區)、各部門(單位)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樹牢新發展理念,對取得的成效進行全面歸納總結。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原則,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更加強烈的使命擔當、更堅定的拼勁韌勁、更務實的舉措作風,不斷推動以生態環境保護的高質量促進經濟發展的高質量。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