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西省總結發布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 |
(時間:2021-3-12 9:33:02) |
3月9日下午,2021年江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鄒新、大氣環境處副處長夏侯娟、省環境監測中心網絡和統計評價處副處長儲險峰、生態環境研究與規劃院副院長廖兵出席發布會,并從三方面介紹江西省生態環境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關情況。 環境空氣質量改善成效 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國家《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以來,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會同全省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狠抓責任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斷走深走實,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程度,環境空氣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全省PMs濃度年均值由2017年的4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30微克/立方米,下降31.8%;優良天數比率由2017年的87.3%上升到2020年的94.7%,提高7.4個百分點。 2020年11個設區城市PMzs濃度年均值在25-38微克/立方米之間,優良天數比率在87.2%99.70之間,PMzs濃度達到或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設區城市由2017年的0個增加到10個。 2020年全省100個縣(市、區)PMzs平均濃度為24.7微克/立方米,絕對值在12(南城縣、資溪縣)-41(浮陽區)微克立方米之間,96個達到二級標準。 江西省緊盯國家《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工作任務,加強全省統籌,堅持常態化管控,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獲得感。 持之以恒做好常態化管控,不斷夯實各級各部門治理責任。省生態環境廳堅持每日發布設區城市空氣質量排名、每周編制污染防治攻堅戰簡報、每月通報全省各地空氣質量狀況、每季度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度會、半年召開總結分析會。2020年夏秋季,江西省開展臭氧污染攻堅幫扶行動,每年秋冬季啟動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對重點區域、重點問題,廳領導進行掛點督辦。專人專班緊盯國控空氣質量站點小時數據,攻堅沖刺期間每小時進行播報;加強預警提醒,每日發布空氣質量預警預報;形成了一套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壓茬推進,不斷壓實責任,深化大氣污染治理進程。 持之以恒推進各領域大氣污染防治,不斷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化工業減排,2018年以來,江西省新增43臺總裝機容量581萬千瓦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完成了51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項目、569個工業爐密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江西省全面完成298家排放檢驗機構聯網和新國標升級改造,2019以來,累計抓拍19510輛黑煙車,依法依規進行處理;累計完成73181臺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協調推進城市面源污染治理,江西推動全省2100余家施工工地安裝視頻在線監控,加大渣土運輸違法處罰力度。江西連續三年省、市、縣三級統籌9200萬元用于秸稈禁燒。江西聚焦VOCs綜合治理,開展夏秋季典氧污染防治幫扶,推動281家重點企業、16個重點工業國區先行先試深度治理。 持之以恒強化科技支撐,不斷提升科學精準治污水平。江西打造全省大氣污染智慧管理平臺,實時調度指揮全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組織專家團隊,對重點時段、重點地市開展大氣污染規律特征研究,提出可行性管控建議;編制全省臭氧污染形勢研究和管控建議報告,召開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印發機動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等現場檢查手冊推廣實施。;推動各市全面完成大氣污染源清單編制;推動九江和萍鄉等重點城市建成鄉鎮(街道)空氣站177個,全省建成黑煙車抓拍及汽車遙感監測裝置100套。此外,各地利用激光雷達、無人機、走航車等先進設備精準溯源,分析研判,不斷提開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水平。 下一步工作總體思路 “十四五”時期,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將全面貫徹落實2021年全國生態環保工作會議和省環委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牢牢把握“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工作總要求,以PMzs與臭氧協同防治為主要思路,堅持各司其職、協同作戰,內強督察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應對氣候變化與大氣污染治理相協調,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提升環境空氣質量,有效改善江西省大氣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