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信陽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
(時間:2021-3-18 9:25:56) |
3月的信陽,天藍水清,山花爛漫,游人如織。美麗宜人的生態環境,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賞景游玩。 伴隨著“十三五”的完美收官,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生態強市戰略全面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市生態環境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市“十三五”規劃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全面完成,其中PM2.5、PM10年均濃度相比2015年分別下降31%、4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分別下降68%、50%、27%,優良天數增加81天;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100%,比全國均值高16.6個百分點,市中心城區62處黑臭水體全部銷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和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均超額完成;農用地和城市建設用地土壤環境風險有效管控。環境治理體系全面構建,建立健全了市污染防治攻堅指揮體系,探索創新了四大專班負責制及三級包保責任制,制定了月度生態補償、道路積塵負荷監測考核、環保110精細化管控考核等制度規定,出臺了《信陽市鲇魚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信陽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信陽市河道采砂管理條例》《信陽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規,“大環保格局”基本形成。 據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同志介紹,2020年,全市污染防治攻堅力度不斷加大,攻堅體制不斷健全,攻堅氛圍不斷濃厚,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全面領先。我市空氣質量8項指標首次全部位居全省首位,綜合指數改善率也位居全省前列。其中,PM2.5累計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優于年度目標(46微克/立方米)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改善率居全省第2位;PM10累計濃度為63微克/立方米,優于年度目標(75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1%,改善率居全省第4位;優良天數為299天,超出年度目標(298天)1天,同比增加55天,改善率居全省第9位;綜合指數為3.868,同比改善14.7%,改善率居全省第2位。各縣空氣質量也全面改善,在全省115個縣(市)PM2.5濃度排名中,我市八縣全部位居前25名,其中,新縣蟬聯全省首位,4個縣位居前十名;新縣、商城、淮濱、潢川4個縣實現二級達標。水環境質量突破性改善。12個地表水目標責任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首次達到100%,比全國均值高16.6個百分點,同比提升16.67個百分點;綜合達標率為85.42%,同比提升10.42個百分點,其中5個斷面水質均值達到Ⅱ類;過去頻繁超標的灌河馬罡斷面,水質連續19個月達到三類及以上標準,2019年兩次出現劣五類超標的鲇魚山水庫大壩北斷面,水質連續14個月達到二類及以上標準,有力扭轉了被動局面。市中心城區62處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并通過省級驗收,連續三個季度監測達標率均為100%,實現了“長制久清”。11個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總體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建立,嚴格管控類受污染耕地、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鄉村環境持續改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為39.12%,超額完成省定目標3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100%,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98.14%,農藥化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目標,農膜基本實現全面回收利用。
|
|
|
|
推薦圖片 |
 | 潤立漆再登央視 推動健康涂料走入百姓家 | 國家權威媒體成就實力品牌。潤立漆繼登陸CCTV-1和CCTV-10兩大頻道以后,于11月下旬再一次獲得了央視“通行證”,陸續在CCTV-4中文國際和CCTV-7國防軍事兩大熱門頻道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