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法規】廣州:餐廚垃圾點處理明年2月前出方案 |
(時間:2013-8-5 10:33:11) |
石岐區、東區、西區、南區、五桂山五個轄區組成的中山市中心城區范圍內,每天產生多少生活垃圾?怎么處理較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明年2月前出爐揭曉。昨日,記者從中山市政府采購中心了解到,8月20日將通過招標確定中山市中心城區不同來源有機垃圾管理研究項目中標人,中標人須在150個工作日內交出研究成果。 生活垃圾量靠推測 中山市環境衛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透露,由于長期以來中山市沒有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管理,沒有積累基礎資料,目前關于不同來源有機垃圾的產生情況只能參考國內其他城市的資料進行推測。為指導有機垃圾分類管理,需要對其產生情況進行調研,并研究其可行的收運、處理、監管等管理方案,所以計劃通過此次研究獲取基礎數據。 根據《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和《中山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中山市要在“十二五”期間建設一座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 “有機垃圾的現狀難以適應中山市城市發展的要求”,該負責人介紹說,有機垃圾主要包括餐飲業餐廚垃圾、家庭廚余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和農貿市場垃圾。對于餐廚垃圾,環衛部門目前還沒有條件單獨收集和處理,這些垃圾均由產生單位自行處理,一部分混入生活垃圾,一部分流入地下地溝油提煉及動物飼料加工渠道。家庭廚余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和農貿市場垃圾均混入生活垃圾收集和處理,而這些垃圾都具有含水率高、熱值低的特性,不適合生活垃圾常用的焚燒和填埋,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產生嚴重影響。 根據相關規劃文件,中山市要在“十二五”期間建設一座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有機垃圾的現狀難以適應中山市城市發展的要求。 此次研究希望能夠達到以下兩個目的:一是中心城區不同來源有機垃圾的產生情況調研,包括產生量、產生規律、分布情況、主要成分、目前的收運方式、處理方式、費用支付等;二是在分析調研資料和國內外相關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中山市的有機垃圾管理方案。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獲得不同來源有機垃圾產生情況基礎資料,確定有機垃圾分類管理方案,進而指導下一步收運系統以及終端處理設施建設以及監管工作。”該負責人表示。 末端分揀至少可回收兩成 中山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中山市計劃在小區增設垃圾分類設施、配套垃圾分類收集的車輛、對中心城區道路兩旁的舊垃圾分類箱進行分批更換等。另外,該局也正考慮在新安村原垃圾填埋場建立現代化垃圾分揀壓縮中心,以進一步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由于垃圾分類需要一段比較長的培養時間,而通過末端分揀,保守估計可以收集總量20%的可回收物,這些資源可以循環再利用,避免成為垃圾處理的負擔。 垃圾分揀壓縮包括篩分、分揀、破碎和壓縮,采用人工+機械的智能化、高效、集約的方式,可有效減少垃圾容量70%左右,可減輕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壓力,提高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利用率。相信該中心的建立對于目前居民不分類投放垃圾或垃圾被拾荒者搞混后,環衛工人只好把已混合的垃圾一并清走并混合處理等問題也可算是解決辦法之一。“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逐步在城區各小區、學校和機關單位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根據《中山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2011~2015)》,到2015年,城鎮垃圾源頭減量化率提高到15%;垃圾資源化率(包括焚燒發電、資源回收、堆肥或其他生化處理方式)提高到80%。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