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法規】廣西出臺首部海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 |
(時間:2014-1-16 16:09:47) |
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日前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廣西首部規范海洋環境保護的地方性法規,不僅彌補了廣西在海洋立法方面的空白,而且對于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促進廣西海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據了解,這個《條例》將于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由于國家海洋環境保護法的一些規定多是原則性強的條款,操作性不夠強,因而制定一部符合廣西海洋環境保護實際情況的地方性法規十分必要。 海洋環保條例呼之欲出 近年來,隨著廣西沿海港口碼頭、濱海旅游、油氣開采、臨海工業等開發活動日趨頻繁,給海洋環境造成重大影響,使得近岸海域污染、海洋生物資源衰減、重要海洋生態系統退化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僅影響了海洋可持續發展,也與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目標不協調。因此,一部符合廣西實際的海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成為各方要求,呼之欲出。 《條例》共分為7章45條,包括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海洋環境影響評價以及法律責任等內容。《條例》的出臺,體現了廣西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的精神,標志著廣西海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 強化海洋環境監管職責 結合廣西實際情況,《條例》明確規定了沿?h級以上政府及其海洋、環保等部門對海洋環境監督管理的職責分工和協作!稐l例》規定,沿?h級以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海洋環境監測網絡,定期評價海洋環境質量,同時實行資源共享。 同時,《條例》還對本行政區域內入海河流源頭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監管職責方面作出規定,指出除沿海市縣外,其他市縣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入海河流水質管理也要承擔相應職責,實行入海河流交接斷面水質保護管理負責制。 依法劃定海洋自然保護區 《條例》規定,自治區政府要積極探索海洋生態開發和保護,根據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依法選劃、建立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對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區域以及有重大科學文化價值的海洋自然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觀,要報建海洋生態監控區。對引進海洋動植物物種,規定應當進行科學論證,并在指定區域進行可控性實驗,有關部門應當對引進的海洋動植物物種組織跟蹤和觀察。 違規最高罰20萬元 《條例》規定,在沿海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劃定的區域外采挖砂石的,由沿?h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采挖活動,沒收違法所得,并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并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條例》還規定,未按照批準方式圍填海或使用的填充材料不符合海洋環境影響評價要求,或者使用生活垃圾、醫療垃圾等有毒有害材料填海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或者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權限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止建設、運行,并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同時,《條例》還鼓勵單位或個人踴躍參與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積極開展海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舉報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行為,鼓勵社會投資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直屬機關第四次代 |
1月3日上午,中共山東省環境保護廳直屬機關第四次代表大會在省廳隆重召開。省環保廳主要領導、機關黨委、直屬機關單位黨員代表等106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主持。&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