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菲達環保訂單創歷史新高 |
(時間:2014-9-10 10:05:46) |
隨著各項大氣治理政策的落地,菲達環保[0.00% 資金 研報](600526)正步入快速成長期。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目前,菲達環保簽訂的訂單已創歷史新高,全年實現業績大幅增長幾成定局。而呼之欲出的火電企業“超低排放”標準,為煙氣治理市場帶來近千億元的盛宴,菲達環保有望成為新標準的大贏家。 訂單太多 在菲達環保的電除塵器綜合實驗室內,擺放著一個巨型不銹鋼鐵柜,鐵柜的容積看上去有兩個標準貨柜那么大。這個用于治理霧霾的龐然大物,是菲達環保判斷除塵效果的試驗設備。 在治理霧霾方面,菲達環保儲備有旋轉電極式除塵器、電袋式除塵器、高頻電源等多種除塵技術,均能夠用于火電企業現有的靜電除塵器改造。不過,菲達環保擁有的濕式電除塵技術,最受外界關注。該項技術在國內僅有少數幾個企業掌握,菲達環保優勢明顯。 菲達環保有關人士對記者稱,濕式除塵的原理,就是通過噴水方式,增加濕度過濾粉塵。傳統的方法噴水后會直接流出,易造成污水污染。但菲達環保的濕式除塵器,通過加入其他的添加劑,可以把排出的水回收利用。全程管道密封,無排放,最終產生的污染也非常少。 濕式除塵技術成為了菲達環保承接項目的利器。環保部在2013年2月發布的《 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對于排放細顆粒物的工業污染源,鼓勵火電企業采用濕式除塵等新技術,防止脫硫造成的“石膏雨”污染。 憑借著政策的推動,技術的優勢,菲達環保迎來了環保高端裝備[0.14%]的搶裝潮。“2013年,公司合同訂單同比增長了四成,達到了40億元,今年的合同訂單預計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菲達環保董秘周明良如是說。 半年報顯示,菲達環保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95億元,同比增長25.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74.13萬元,同比增長102.03%。菲達環保同期的合同訂單總額也再創歷史新高。 周明良表示,火電企業當前的除塵,普遍是基于原有裝置的改造,這種改造工期要求緊。菲達環保由于產能有限,很多除塵設備不得不外包加工,再加上人員配備不夠,現在訂單不敢全部接,根本做不出來。 對于明年的合同訂單量,菲達環保預計將達到80億元,比今年高出30億元,這主要源自于火電企業節能減排行動的升級。 新標準帶來大市場 據了解,火電企業正在迎來大變革,隨著《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行動計劃》的即將出臺,將對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提出了更高的排放標準,業界俗稱“超低排放”。雖然該行動計劃何時出臺尚無定論,但從省市級層面來看,廣州、浙江、江蘇、山西等地改造計劃已先行出臺,陜西、山東、四川等省改造計劃也在制定之中。已出臺的計劃顯示,改造標準均與燃氣輪機排放標準持平,即粉塵5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35毫克/標準立方米,氮氧化物50毫克/標準立方米。 倘若按照上述標準執行,菲達環保將成為大贏家。今年6月,菲達環保研發的兩項煙氣除塵新技術,在神華國華[-1.64%]舟山電廠4號機組中成功運用,此舉標志著國內首臺燃煤電廠“近零排放”機組正式投入運營。 據浙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監測數據,4號機組試運行期間,粉塵排放2.55毫克/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2.86毫克/標準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20.5毫克/標準立方米,3項指標均遠低于燃氣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實際上,除了上述舟山電廠4號機組,菲達環保參與的廣州恒運電廠8號、9號兩套機組改造,也于今年7月投入運營,且排放標準也達到“近零排放”。3套機組的成功改造,意味著菲達環保對“超低排放”技術的掌控已趨于成熟。 中投證券研報指出,在現有火電企業2011版排放標準下,2014~2017年火電煙氣治理工程市場容量將達到819億元;但是,“超低排放”標準將帶動火電煙氣治理市場規模翻番,新政策出臺后,2014~2017年市場容量估計額外新增940億元。 據中投證券估算,按照新標準,火電煙氣治理市場將每年新增200億元規模。不過,菲達環保稍顯謹慎,他們認為市場每年的增量約100多億元。由此估算,菲達環保預計明年新增合同訂單將達到30億元。但是,如果按照券商的估算,菲達環保明年新增的合同訂單將超過60億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