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動態】宇星科技:環境監測事業發展需注意6個方面 |
(時間:2015-3-24 14:35:24) |
隨著第七次全國環保大會的勝利召開和各類“十二五”環保規劃計劃相繼出臺,新時期環境監測事業發展的藍圖日趨清晰。 宇星科技:一要深化環境質量監測,在主動引導環境監管上下功夫。完善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重點流域、地下水等重點監測點位和自動監測網絡;穩步建立農村區域監測、土壤監測、生物監測等新領域的監測體系;抓緊健全環境質量評價體系,著力完善空氣、水體、土壤等環境質量標準;科學設置監測指標,分期實施社會關注度較高和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的細顆粒物(PM2.5)、臭氧(O3)等污染因子監測;開展環境監測學科理論研究,健全監測技術體系和環境質量評價體系,提升對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的綜合評價能力,逐步加強環境質量與污染源數據的關聯分析,提高監測信息產品應用價值。 宇星科技:二要加強污染源監測,在服務支撐總量減排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污染源監測制度,完善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和監測體系,按照“十二五”總量控制要求,加強氨氮、氮氧化物、溫室氣體監測,逐步建立重點行業污染源監測與總量核算技術路線,提升環境監測數據對污染減排成效的校驗能力,為促進污染物總量減排提供有力支撐;強化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工作,積極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企業監督性監測,加強廢水排放重金屬監督性監測和廢氣中重金屬監測的技術準備,做好重金屬排放數據審核和統計工作;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監督管理和運行維護,科學應用污染源監測數據,促進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 宇星科技:三要探索預測預警監測,在有效防范環境風險上下功夫。建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大氣環境質量預報系統,探索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實現風險信息研判和預警功能;在重點區域、流域和跨國界河流開展有毒有害污染物自動監測,及時發現并跟蹤環境風險隱患;建設高效、聯動的環境風險管理和應急救援技術體系,開發預測預警模擬分析和表征發布平臺,逐步構建先進的環境預警監測體系;探索建立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體系和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和賠償技術體系。 宇星科技:四要關注突出環境問題,在切實踐行監測為民上下功夫。集中力量在重點敏感區域流域優先開展重金屬污染、飲用水源地水質全分析等對群眾健康影響較大領域的監測工作;探索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等領域的環境監測機制;開展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評價,全面評估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和保護效果。 宇星科技:五要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在不斷提升數據公信力上下功夫。逐步建立以實驗室分析和自動監測為主,涵蓋各監測領域的全程序質量控制技術體系,完善環境監測標準方法和環境標準樣品建設;探索建立國家環境監測能力驗證和評估機制,繼續開展國家環境監測任務的比對監測、質量抽測和質量控制考核等活動;探索物聯網等新技術在污染源、環境質量自動監控及信息發布中的應用,加強對監測數據的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今年首先在全國開展以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及相關監測標準規范的“大貫標”活動。 宇星科技:六要加強人才建設,在著力提升監測隊伍整體素質上下功夫。實施環境監測“三五”人才工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活動等,加強人才培養與技術培訓;積極開展環境監測機構與科研院校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鞏固和加強環境監測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監測項目、監測指標、技術方法和評價標準等逐步與國際接軌,著力培養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尖端人才。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