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是什么?要如何解決?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趣鏈科技)給出回答是:到現場去。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企業的環境治理成本增加了。”去年,趣鏈科技事業部的工作人員赴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考察時這樣感嘆道。據了解,化工產業一直是紹興市上虞區的傳統支柱產業,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則是當地化工企業的聚集地。園區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后,環境污染問題隨之顯現。
一位工作人員以不少企業在“雙碳”領域面臨的問題舉例解釋:“碳排放核算對數據的來源、核算方法的規范性、采集方法的科學性都有嚴格要求,數據采集不規范、記錄缺失會造成誤差,難以科學決策。不科學的碳行動規劃往往在前期用光排放指標,到后季度使用粗放式拉閘限電等‘運動式減碳’措施,這會大大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也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導致的環境監管處罰、污染賠償、企業信譽維護等方面的費用不斷增加,企業環保變得越來越“燒錢”,同時離可持續發展也越來越遠。
面對發展困境,浙江省政府積極進行創新探索,建設了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平臺,為浙江省11個地級市、89個縣市(區)、2000余家企業提供了碳與排污權的綜合管理服務,實現碳排放管理2億余噸。截至目前,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借助該平臺納管了200余家規上企業,上線三個月累計為企業解決預警問題500余次,拓展危廢資源化利用2.6萬余噸,減排溫室氣體2700余噸,否決園區低效項目4個,形成節余減排量3900余噸,為企業節約成本8900余萬。
這樣的成效具體是如何實現的呢?為節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平臺提供重要技術支持的趣鏈科技相關負責人解釋道:“我們可以把整個園區看成一個圈,區塊鏈作為一條信息傳輸‘鏈’,為整個園區生產做運作支撐。”在“圈”內,數家企業同時進行著工業生產及工業廢物處理,這些生產數據在“鏈”上流轉;企業可通過整條“鏈”,在產前對資源進行有效匹配、產中實施供應鏈資源協同互補,產后實現生態鏈危廢資源化利用,讓資源在整個園區內循環流轉。同時,平臺將基于上鏈數據,依據科學的方法論為政府、園區管理者做多情景數據模擬,為企業提供數據報告分析和產業優化建議,幫助企業找到減碳方向,讓工業生產更智能科學,讓減排概念普及落實,真正推動碳交易市場流通。
(圖源:趣鏈科技)
“平臺的推廣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具有深遠的意義,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重要舉措。”趣鏈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下,環境保護是企業轉型要面對的重要議題,趣鏈科技作為區塊鏈行業領軍者,將繼續履行在環保方面的社會責任,借助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的安全、可信和共享,推動企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不斷為減碳降污事業貢獻技術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