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福建噪聲治理有力度更有溫度 |
(時間:2022/10/10 9:08:17) |
10月8日,福州全市出動13支噪聲巡查勸導隊共71人次,對群眾反映的老年大學擴建項目工地夜間施工等68個點位展開巡查。截至9月底,全省各級噪聲巡查勸導隊共出動1100多次,巡查勸導點位6000多個,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噪聲問題得到解決;國慶期間,各級各相關部門繼續堅守一方,為人民群眾全力營造寧靜祥和的節日環境……
以“靜夜守護 噪聲治理 我們在行動”專項攻堅為主要抓手,省生態環境、公安、住建、交通、文旅和市場監管等6部門,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改進群眾工作方法,提高群眾工作水平,通過柔性執法化解難題矛盾,讓人民群眾既遠離噪聲困擾,又切實保障經營者合法權益,成效初步顯現。
聚焦百姓事 一線解民憂
聚焦百姓事,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省住建廳分管負責人帶隊,參與一線巡查勸導,通過“拉家常”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勸導民眾在健身鍛煉的同時,注意減輕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重點噪聲問題實行廳領導包案制度,一線會商督導推進問題解決。
省“靜夜守護”各成員單位把工作做在前面,專門編印靜夜守護宣傳冊,引導全省各級各相關部門,結合夜間聯合巡查強化宣傳普法,針對性答疑解惑,不斷提升相關企業和廣場舞負責人守法意識。組織媒體開展明察暗訪,對各地查處噪聲擾民典型案例進行公開宣傳和曝光,形成指引有益、警示有力的良好氛圍。
三明市各縣區組建宣傳專班,深入城區重點點位宣傳噪聲常識,并在全市公交車和出租車LED屏滾動播放降噪標語;莆田市荔城區鎮海街道聯合荔城公安分局開展入戶走訪宣傳;龍巖市上杭縣通過媒體資源對民眾進行精準普法宣傳。
部門聚合力 作為出實招
瞄準城市夜間噪聲污染來源復雜、部門權責交叉、根治難、易反彈等共性難題,省生態環境廳牽頭不斷完善各部門聯勤聯動、信息共享、問題移交等工作機制,推動噪聲治理從“單兵突擊”向“集團會戰”轉變。
“靜夜守護”各成員單位成立噪聲污染整治夜間巡察隊,對噪聲擾民問題辦理情況進行抽查暗訪。全省成立151個巡查勸導隊,“拉網式”“起底式”大排查,向噪聲污染宣戰。龍巖市連城縣政府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環保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等加入勸導隊伍,凝聚噪聲污染全民共治強大合力。寧德市市場管理部門帶隊對KTV及流動攤販進行檢查勸導,回應群眾關切。
把會商搬到噪聲治理一線,針對鼓樓區五一幼兒園建筑施工噪聲擾民問題,福州市城管等部門邀請住建、生態環境、交警、街道社區、建設施工、業主等代表,多次召開協調會,共商施工噪聲管控問題,已達成優化施工工藝、錯峰施工等多項共識。
辦好身邊事 靜夜惠民生
堅持溫度與力度的有機統一,六部門努力辦好群眾身邊事,于“無聲”處發力,讓人民群眾切身有感。
在福州,針對福建農林大學旗山校區北門主干道減速帶噪聲擾民問題,閩侯縣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踏勘、現場辦公,短短2天就拆除了減速帶,并安裝測速裝置和安全警示牌。兼顧道路安全的同時,交通噪聲擾民問題也得到解決。
在廈門,針對海滄區貴順機械設備公司噪聲擾民問題,廈門海滄生態環境局督促企業采取調整作業時間、更換作業位置、加強車間隔音等系列措施,同時積極協調街道社區組織投訴人和企業溝通交流,達成調解協議,妥善化解了矛盾。
在莆田,市文旅局集中開展城區娛樂場所噪聲污染整治統一行動,嚴查證照手續,嚴查超時經營,嚴查噪聲污染源,緊盯具體問題整改;著眼“治未病”,主動作為、靠前監督,把潛在的噪聲污染消除在萌芽狀態。
在龍巖,針對城隍路燒烤一條街油煙噪聲擾民問題,漳平市城市管理局先后10多次進行現場調查走訪,4次邀請相關群眾、商戶開展座談,經過充分溝通,大部分燒烤商戶搬遷至規范點位,噪聲投訴量明顯下降。

|
|
|
|
推薦圖片 |
 | 4家國際碳中和機構簽約 中歐碳中和合作研 |
7月14日下午,“興邀天下·共創未來”國際創新產業(42.980, -1.36, -3.07%)合作大會系列活動之中歐碳中和合作研討會,在北京大興成功舉辦。大興區與4家碳中和領域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