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山東環保廳:企業暫停生產 挖地三尺未見高壓泵深井排污 |
(時間:2013-9-3 9:50:20) |
針對山東有多家企業利用高壓泵深井排污的說法,在沉默了大半年之后,山東省環保廳終于出來說話了。 8月31日,該廳在其微博上聲稱,山東省環保部門為查高壓泵深井排污付出了巨大的行政成本,不少企業暫停生產被挖地三尺。但時至今日,所有舉報都無一屬實。 今年2月,有爆料稱,山東濰坊多家企業通過高壓水井將污水排放到地下。該爆料直接推動了相關部門的檢查工作,環保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地下水污染的調查,其后“兩高”發布司法解釋,規定利用滲井排污可直接入罪。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我們一直在收集官方查處的企業排污記錄,山東等地出現了一些滲井、滲坑的排放企業,但是,目前還沒有高壓泵深井的排放記錄。” “所有舉報無一屬實” 就在8月末,新華網中國網事發布消息稱,武漢警方日前查獲號稱 “中國最大的網絡推廣網站”的特大網絡造謠傳謠團伙,此團伙參與炒作“高壓泵地下排污”等10余起重大事件,年獲利100多萬元。 山東省環保廳轉發了該條消息,并指出,今年春節以來,山東省環保部門為查證網傳“高壓泵深井排污”付出極大的行政成本,不少企業甚至暫停生產被挖地三尺,但時至今日,所有舉報竟無一屬實! 該消息受到最早披露“山東地下深井排污”事件的知名人士鄧飛的質疑,其通過微博“隔空喊話”,要求山東環保廳公布受影響的企業名單。 至此,時隔半年多的“山東深井排污”事件,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9月1日,山東省環保廳發布消息稱,將會公布春節以來受“高壓泵深井排污”冤枉的企業名單、被迫停產的企業名單以及被“挖地三尺”的企業名單。 對于山東環保廳的高調表態,鄧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濰坊環保局當時就有至少兩個問題被媒體痛批。一個是三天調查數個企業,一個是通風報信。” 記者在山東省環保廳網站了解到,2013年3月,山東省環保廳針對媒體曝光和社會舉報的情況,對十幾個被舉報涉嫌深井排污的企業進行查處,但是,查處的結果是均無深井排污問題。 對于何時公布企業名單,受徹查企業的范圍,山東省環保廳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名單何時公布時間還未定。 對于被檢查企業生產受影響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稱,對這些企業肯定造成了損失,要配合檢查,生產設備就要停,正常的生產也要受影響。 “滲井排污更普遍” 公開資料顯示,雖然社會上有關于企業高壓泵深井排污的質疑,但無論是地方環保部門還是國家環保部,并沒有發現企業存在高壓泵深井排污的行為。而在高壓泵深井排污問題上,各方的觀點也不一致。 美國環境保護署認可“污水深井灌注”技術,這是因為人類開采地下水的深度一般不超過500米,而“污水深井灌注”的井深通常超過1000米,在嚴格的技術條件保證下,“污水深井灌注”不會影響地下水的飲用水安全。 即便如此,打造1000米的深井同樣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龐忠和告訴記者,企業如果不考慮環境影響,打井的技術要求并不高,而要達到環保要求是另一回事。 “滲井、滲坑的排放對地下水的污染依舊比較嚴重,應該受到重視。”馬軍說。 2013年5月,環保部通報2月下旬至3月開展華北平原排污企業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結果顯示,共有55家企業存在利用滲井、滲坑或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排放、輸送或者存貯污水的違法問題,其中天津5家、河北6家、山西1家、山東14家、河南29家。 與此同時,對于違法排污的處罰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的《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規定:利用滲井、滲坑向地下排污可以直接定罪入刑。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