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永平村80%村民患上結石病或呼吸道疾病 |
(時間:2013-9-25 10:53:28) |
潼湖鎮大量采石場采砂場超標開采,使環境急劇惡化;據稱永平村80%村民甚至幾歲的小孩都患上結石病或呼吸道疾病 一邊是粉塵籠罩,另一邊是天朗氣清——惠州市仲愷區的潼湖鎮與東莞市的橋頭鎮接壤,但經濟條件、居住環境卻截然不同。潼湖鎮“煙霧繚繞”,整日遭受粉塵包圍和采石炮聲的噪聲污染。據稱,永平村80%的村民甚至幾歲的小孩都患上“結石病”或呼吸道疾病。村民表示,導致環境嚴重污染以及結石病多發,是因為大量采石碎石洗石,就連當地的醫生也直言不諱:“就這樣的環境,一看就清楚了。” 粉塵世界 空氣中似乎都聞到粉塵的味道 曾經的“魚米之鄉”如今環境急劇惡化;微風吹過,人的臉上脖子上便貼了一層細沙 惠州市仲愷高新區的潼湖鎮,位處東江中游南岸,原本是個山川秀美的鎮子,120省道和東江河貫通全鎮,水陸交通都很暢通,以前一向被稱為“魚米之鄉”。然而,由于大量采石場、采砂場超標開采,使這里的環境急劇惡化。 記者日前到潼湖鎮探訪,沿著120省道從惠城往東莞市橋頭鎮方向,從進入潼湖鎮開始,沿途道路便顯得十分顛簸,路上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坑洼和碎石,路兩旁的樹木都披著厚厚的灰白色粉末,空氣中漂浮著的粉塵使能見度逐漸降低,遇有車子經過,車輪揚起的粉塵能阻擋司機視線。 路的右邊是東江河,沿東江河岸密密地分布著20多個碼頭,碼頭上堆滿了沙石,不少運沙船在東江河里穿梭,河水渾濁不堪。路的左邊,密布著10余家采石場、水泥廠,采石場里的機器轟隆運轉,離得近的,石場灰蒙蒙的粉塵飄散到四周,離得遠的,則只看見一股股“黃煙”從山頂上冒出來。 這些采石場主要開在潼湖鎮永平村。永平村的空氣中似乎都能聞到粉塵的味道。微風吹過,人的臉上脖子上便貼了一層細沙。將手機掏出來,不到一分鐘工夫,屏幕上便吸附了不少粉塵。 更不用提附近的民居了,整日遭受粉塵“襲擊”,門上窗戶上基本上都是粉塵。一位姓唐的村民說:“以前每天都要擦好幾遍,但幾乎沒有效果,一下子就臟了,后來就干脆不擦了。”有些村民房門口的粉塵特別厚,遇到下雨或灑水車經過,門口就出現一攤稀泥,進出非常不便。 另一位村民說,粉塵不僅影響環境,還導致村里的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大量減產,芒果、荔枝等果樹也都沒有了收成。 結石村莊 村民互比:誰的結石更大更多 村醫稱,80%的村民患有結石病或呼吸道疾病;阿婆控訴:小孫子三個月大就已因呼吸道感染進了3次醫院 記者采訪了永平村的一家診所。診所是一名惠州衛校退休老教師唐醫師開的,見到記者,唐醫師說:“唉!這不是人住的地方,要不是為了這里的村民,我才不愿意回到村子里來。” 據唐醫師介紹,永平村幾乎80%的村民都患有結石病或呼吸道疾病。他解釋說,懸浮的粉塵本身就可能對人體有害,也有些無害的粉塵上吸附了結核桿菌、致敏原等物質,從而引發呼吸道疾病,最常見的有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塵肺,最終引起肺癌等不治之癥。近年來,村民整日吸食粉塵,已經導致結石病多發,經常有村民痛得無法忍受,只有靠吃止痛藥維持,“大多數是腎結石,有些甚至尿道、膀胱等地方到處是石頭,連幾歲的小孩都可能患上結石病。” 一聽說有記者來采訪,許多村民圍了上來,一個個排著隊拿著病歷抱怨。一位阿婆右手抱著孫子,左手拿著4本病歷,一邊指著懷抱里的孫子一邊翻著病歷說:“這是我最小的孫子,剛剛滿3個月,在他出生第二個月就已經因呼吸道感染進了3次醫院,最嚴重的一次住了一個星期的醫院。” 記者從病歷上看到,這名小男孩叫唐子熙,今年6月17日出生,分別于7月19、29日和8月12日先后3次因咳嗽肺炎等入院治療。阿婆說,除了小孫子外,兩個大點的孫女也經常感染,他們的父母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帶孩子往醫院跑,進一次醫院就得花好幾百塊錢。而且,孩子的父母也長期遭受咽炎折磨,一年到頭都需要備著咽炎片、咳特靈等藥品,她自己和兒媳婦還要忍受腎結石之痛。阿婆說:“自己疼痛,忍忍就過去了,可是這么點大的孩子就讓他遭罪,實在是痛心。” 記者采訪阿婆時,圍觀的村民竟然相互拿著醫院的檢查報告“攀比”。一名年輕男子稱:“我前日凌晨痛得受不了,去醫院檢查是雙腎結石,最大的有10毫米。”另一名年輕女子則說:“我比你的結石還大,15毫米呢,而且全身檢查出石頭了。”記者看到該女子的病歷上寫著:右腎集合系分離約15毫米(注:證明有散見的腎結石),右輸尿管擴張8毫米。 一旁的村民打趣說:“誰如果沒有結石,就不是永平人。” 采石兇猛 只求孩子別多待一分鐘 采石場毀林3000多畝,村民紛紛花錢送孩子到別處上學,據稱這幾年已有十幾名村民死于肺癌 永平村唐屋村小組長朱先生介紹說,村民們之所以這么多病,與近些年來的環境污染有很大關系,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附近多家采石場、采沙場、水泥廠等過度開采。 朱先生說,永平村可以說是“連體石場”,不到1.5公里就有7個采石場,加上相鄰村子的,總共有10余家。僅永平村的7家石場,每年都要采石1000多萬立方米,從1990年至今,毀林面積達3000余畝,當地損失農田200畝。 不僅如此,石場每天都要放炮,有時候十幾噸炸藥同時爆炸,村里的房子都好像“跳了起來”,許多房屋破裂開縫,瓷片脫落,門窗震壞。永平村衛生站的譚醫生帶著記者到他家中查看,只見房屋的樓頂和墻壁確實出現多條細小裂縫,長達兩三米,裂縫處雨水滲入,導致屋里非常潮濕,房內墻體長出青苔,家具也有一股霉味。 譚醫生說,為了讓孩子不要待在永平,從小學開始他就一直讓他們到惠州城區去上學,雖然異地上學花費大點,還只能一個星期或一個月才見上一面,但為了孩子的身體著想,只能如此。據介紹,類似的村民還有很多,許多村民寧愿多付幾千塊錢學費,將孩子送到相鄰的東莞橋頭鎮去上學,也不敢讓孩子在永平多待一分鐘。 對于潼湖鎮的環境惡化及結石病多發,潼湖醫院的醫生指了指醫院階梯口的灰塵,“就這樣的環境,一看就清楚了。”醫生還說,很多病有很長一段潛伏期,環境惡化或許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 有村民透露,這幾年來村里已經有十幾名村民死于肺癌。 背后利益鏈指向何方? 據悉,本月初惠州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市人大代表前往惠城區、仲愷高新區調研生態市創建工作時,已經發現潼湖鎮內的石場嚴重破壞環境、壓壞道路,建議逐步關掉潼湖鎮內破壞生態環境的石場。 仲愷高新區委常委、管委會副主任李尊友承認,本來每年只有30萬立方米的開采指標,但實際上,大部分石場每年都要開采三四百萬立方米,有些甚至達到了700萬立方米。 既破壞環境,又違規超標開采,惠城區副區長劉光濱就此表示:“采石場對地方經濟貢獻有多大?為此所造成的環境壓力、交通壓力、道路損耗重修的費用又有多少?無論是經濟賬還是社會賬,都應該認真算一算。” 不過,無論怎樣“算賬”,當地村民已經遭受的病痛折磨,始終是無法估量的。 仲愷高新區相關負責人稱,本月17日,有5家違法洗石(砂)場已被強制查封。 不過,查封后的第二天,羊城晚報記者看到,石場的粉塵依然彌漫。據悉,查封當天,當地200多名村民用臨時搭建的簡易窩棚堵住石場的運石道路。 正如惠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挺青認為的那樣,石場背后一般都有利益鏈條,況且是10家石場連在一塊。然而,利益鏈究竟指向何方?石場的老板到底是誰?至今為止,這一切都如一團迷霧。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