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2013年國內環保抬高空氣質量達標門檻 |
(時間:2013-9-27 11:03:44) |
昨天,環保部發布《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按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評價,全國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中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僅為23.9%。全國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在198個城市地下水監測中,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約為57%。 公報顯示,去年,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仍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據此評價,達標城市比例為91.4%,但執行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后,達標城市比例僅為40.9%;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中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也由88.5%降至23.9%。其中,海口、三亞、興安、梅州、河源、陽江、阿壩、甘孜、普洱、大理、阿勒泰等11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此外,酸雨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長江沿線及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酸雨區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12%。 全國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占的比例最大,約為69%,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最小,約為10%。珠江流域、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水質優,長江和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為輕度污染,海河為中度污染。在監測的60個湖泊中,富營養化狀態的湖泊占25%,在198個城市的地下水監測點位中,優良-良好-較好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約為43%,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約為57%。 公報顯示,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一般,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9個重要海灣中,黃河口水質優,北部灣水質良好,膠州灣、遼東灣和閩江口水質差,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空氣質量新標準 增設PM2.5限值 2012年2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正式發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實施。截至2012年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建成符合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監測網并開始監測。 新標準新增PM2.5年平均、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增加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PM10和二氧化氮濃度限值,提高監測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要求,提出了部分重金屬參考濃度限值。 去年降水偏多 京城遭遇百年一遇暴雨 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氣候總體年景正常,氣溫接近常年,降水總體偏多。其中,東北中西部、西北中部、江南中東部及內蒙古大部、京津地區、新疆西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0%~50%,部分地區偏多50%以上。2012年,暴雨過程多,寒潮雨雪襲擊北方多地。其中,7月21日至22日,北京、天津和河北出現區域性特大暴雨,北京平均降水量達190.3毫米,日降水強度超百年一遇。11月2日至4日,華北大部出現入冬以來首場降雪,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59.2毫米,為歷年11月平均降水量的近4倍,北京延慶最大積雪深度達到47.8厘米。 在中國、日本等天然氣消費大國支撐之下,亞洲LNG需求仍將保持旺盛態勢。隨著未來美國LNG出口不斷擴大,亞洲天然氣市場高溢價的局面有望緩解。 過去一年來,美國內部就是否應擴大液化天然氣(LNG)出口展開激烈辯論。今年以來多個LNG出口項目的獲批,預示著擴大LNG出口正將成為美國能源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專家認為,在中國、日本等天然氣消費大國支撐之下,亞洲LNG需求將保持旺盛態勢。隨著未來美國LNG出口不斷擴大,亞洲天然氣市場高溢價的局面有望緩解。 亞太LNG消費保持高增長 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近年來天然氣受到全球的熱捧。與管道天然氣相比,LNG更加靈活。另外,運輸距離超過4000公里時,LNG比管道氣更具經濟性。而對于日本、韓國等國家而言,LNG幾乎是其進口天然氣的唯一選擇。隨著近年來,中國、印度等亞太LNG進口量不斷加大,能源需求旺盛的亞太地區已成為全球LNG消費潛力的市場。“預計2030年,亞太地區消費LNG3.15億噸/年,占全球消費量的70%。”波滕合伙人公司高級天然氣分析師蔡銘做出這樣的判斷。 從全球天然氣消費結構來看,蔡銘認為,傳統的進口市場日本、韓國、臺灣等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預計日、韓、臺三個地區的LNG需求將從2012年的1.36億噸/年,上升至2030年的1.66億噸/年。另外,亞洲的中國、印度也需要進口大量的LNG來彌補國產氣和管道進口量的不足。預計到2030年,中、印兩國的LNG需求將從原來的不到0.3億噸/年,提高至1億噸/年以上,其中中國可能占6000萬噸左右。與強勁的亞洲市場相比,大西洋地區LNG需求并不景氣。預計2030年,需求量將達到1.4億噸/年左右。“6000萬噸的消費量是考慮到管道氣新增量的沖擊之后做出的判斷。”蔡銘告訴記者,雖然中國同中亞國家和俄羅斯等簽訂了管道氣進口大單,但其國內龐大的消費需求依然需要進口氣來補充。“2018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可能超過1.2億噸。”安迅思息旺能源天然氣資深分析師王瑞琦預計,從產量來看,2009年~2018年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速有望趨于穩定。預計2018年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06億噸,是2013年的1.3倍。從消費量來看,預計2009年~2018年國內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快速增長,年均增速15%左右。2018年表觀消費量有望達到2.36億噸,是2013年的1.95倍。 美國LNG出口潛力可期 與進口需求旺盛的亞洲相比,受益于頁巖氣產量的增加,美國正在向LNG出口國轉變。 國際能源機構預測,美國將在2016年~2017年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每年出口量約為1.6萬億立方米。易貿研究中心分析師韓明華表示,美國計劃在墨西哥灣和東西海岸建設11個天然氣液化廠,預計到2017年將具有1200萬噸出口能力,2025年出口能力將達到1.27億噸,成為僅次于澳大利亞的世界第二大LNG出口國。 劍橋能源集團董事長謝爾曼·布賴恩特介紹,美國頁巖氣出口已經逐漸啟動。美國能源部自由貿易協定同意從2012年11月21日起每年向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出口8.2噸LNG。“除此之外,目前向非自由貿易協定國家出口LNG的申請正在進行。”謝爾曼·布賴恩特認為,美國頁巖氣具有價格優勢,成熟密集的天然氣管網系統為美國頁巖氣出口提供了重要的基本保證。頁巖氣可以從產地運到出口終端進行液化,轉變為LNG再出口。 高盛高華發布報告稱,美國能源部已經批準了4個針對非自貿協定國的天然氣出口項目,分別是SabinePass(在建)、Freeport液化天然氣項目、LakeCharles項目和CovePoint項目。其中,后3個項目的建設啟動目前仍在等待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的批準。到目前為止,美國能源部面向美國非自貿協定國批準的總出口量達到63.7億立方英尺/天。“目前美國還有30個LNG出口項目在申請路條,總產量超過2.6億噸。”蔡銘表示,目前美國聯邦能源署對此還有所考量,因此預計短期內這些項目難以全部獲批。 亞洲高溢價或緩解 與管道氣不同,LNG幾乎可以方便地出口到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需求量不斷膨脹的亞洲和產量不斷放大的美國之間存在著互補性。 從價格來看,全球LNG價格區域差別明顯。其中,亞洲地區是全球LNG價格最高的區域之一,其價格水平遠高于北美甚至歐洲。截至2013年7月,亞洲地區LNG價格基本在13~14美元/百萬BTU,而北美不到4美元,歐洲也在10美元左右。“亞洲成了世界上氣價最貴的地區。”國家能源委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坦言,中海油從卡塔爾進口LNG價格高達20美元/百萬BTU(相當于5元/立方米)。“亞洲溢價的存在除了因其需求旺盛之外,遠距離運輸也增加了成本。”蔡銘舉例稱,從尼日利亞運輸LNG到西班牙,往返需要18天。而運到日本,單程就需要50天。 隨著需求市場不斷增長,中國、日韓、印度等亞洲用戶積極爭取進口資源。而受亞洲龐大的需求和較高的溢價吸引,目前LNG供應商已經將主要目標指向了亞洲市場。例如,在美國能源部批準的4個針對非自貿協定國的天然氣出口項目中,有兩個是對日出口。“美國LNG出口將會降低日本LNG進口的價格,也將會部分替代亞洲其他進口來源。”謝爾曼·布賴恩特認為,亞洲LNG定價大多是與油掛鉤的,而美國天然氣定價屬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典型的特點是氣與氣之間競爭。美國LNG進入亞洲市場之后,進口商將會有更多的計價選擇,這可能對現有單一的掛鉤油價的計價方式形成沖擊。“來自美國的LNG出口會增加,澳大利亞的出口潛力也在擴大,隨著供應的增多,亞洲對比其他市場存在的高溢價有望降低。”蔡銘表示,到2020年,澳大利亞LNG出口潛力將超過0.85億噸/年,以滿足亞洲需求。目前澳大利亞有7個在建的LNG出口項目,總共14條生產線,年產能超過0.6億噸。其中,中國和日本都是重要的出口對象。 5月曾暴跌18%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在3日上漲1.5美元(約合人民幣9.2元),升至每噸111.9美元(約合人民幣685.7元),有穩定下來的跡象。 5月份鐵礦石現貨價格僅有三天是上漲的,但部分分析師認為目前價位會得到一些支撐,因為雖然鋼鐵價格低迷,中國鋼鐵產量還是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瑞士聯合銀行(UBS)的分析師普萊斯(Tom Price)認為,中國港口庫存仍然不多,但相比國內采購,中國鋼鐵生產商購買進口鐵礦石的成本相對較低。 但普萊斯認為,從不好的方面來講,中國鋼筋期貨價格正在降低,而且鐵礦石期貨價格的下跌速度要比現貨價格快。他說:“買家罷買以及價格崩盤的風險增加了,但如果鋼鐵生產率還是很強勁而中國供應鏈鐵礦石庫存卻偏少,那么當前價位就能得到支撐。” 鐵礦石交易典型的季度性低迷期是9月和10月,而市場則擔心那個時間段通常會出現的價格下跌可能因為力拓及福特斯庫金屬集團(Fortescue Metals Group,以下簡稱福特斯庫)完成擴張項目導致總體供給增多而惡化。 花旗集團的分析師威爾金斯(Clarke Wilkins)表示,相比其它商品,鐵礦石市場的動蕩性還是比較高,而新供給的出現將推動長期的價格下跌。他建議礦商考慮寡頭壟斷,以限制供給來保持高價位,不過他不認為礦商有足夠的紀律性來這樣做。 瑞士聯合銀行預計,福特斯庫需要鐵礦石價格至少在每噸80美元(約合人民幣490元)左右才能保持收支平衡,但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及力拓則只分別需要48美元(約合人民幣294元)和44美元(約合人民幣269元)。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