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添加到收藏夾
注冊會員 | 忘記密碼 | 退出
國際節能環保網
關鍵字:
政策法規|廢氣治理|噪聲與震動|環境監測|固廢治理|清洗與清理|環保前沿|綠色建筑|化工|水處理
環保設備|國際視野|企業動態|技術專題|人物訪談|推薦案例|
>>首頁 >> 商業資訊 >> 環境監測資訊 >> 查看資訊信息
訂閱社區雜志
【環境】我國極端天氣頻現 霧霾籠罩城市
(時間:2013-11-7 10:28:29)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線上升,冰蓋萎縮和消融明顯。

  夏季高溫熱浪剛過,東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隨后臺風頻繁生成和登陸,而各地霧霾天氣更是不時發出高級別預警。越來越多的城市、城鎮正在遭到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而不斷推進的城鎮化也在加劇氣候變化,因為城市已成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體。
  氣候變化與城鎮化已成為繞不開的話題。1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中國氣象局在北京聯合發布了《應對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主要聚焦于低碳城鎮化,對氣候變化及其對我國城鎮化挑戰進行了較為全面的關注和研究。
  1 霧霾高溫亟待控制
  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隨著氣候條件的改變,空氣質量的持續惡化,霧霾天氣現象出現的頻率不斷提高,這種氣候現象會給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在這些負面影響的背后,則隱藏著巨大的經濟成本。
  應對大氣污染問題,更多需要從本國的現實情況和條件出發,基于我國城市霧霾天氣的具體成因作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安排。綠皮書指出,應對大氣污染問題需要加強綜合治理、標本兼治,區域協調、部門聯動,長期重治、短期重防。
  “治理大氣污染,減少霧霾天氣無法一蹴而就,需要各界的長期持續關注和行動。”綠皮書指出,大氣污染治理也應該成為我國城市轉型發展的一個突破口。
  除了霧霾,近年來,多地夏季的持續高溫也正逐漸成為一種氣象災害,給人民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綠皮書指出,長江流域、江南和華南地區是我國夏季高溫熱浪的重災區,全國最熱的10個省會城市有9個位于這一地區。
  2013年我國南方地區出現的極端高溫天氣是1951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持續時間長、覆蓋范圍廣、強度大、極端性突出。持續高溫對人體健康、農業生產、生態環境、水資源和能源消耗等均產生了較大影響。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變暖和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防御和減輕日趨嚴重的高溫熱浪災害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應予以高度重視。綠皮書提出,完善高溫預警機制,加強高溫應急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2 氣候變化仍將持續
  對氣候系統多種觀測資料的分析表明,氣候系統變暖毋庸置疑。綠皮書指出,人類活動影響氣候系統的證據越來越多。
  自1950年以來,觀測到許多變化在幾十年乃至上千年時間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近年來,有關人類活動影響氣候系統的證據更多、更強。
  綠皮書分析認為,人為影響極有可能是20世紀中期以來全球變暖的主要因子。多信號檢測和歸因分析表明,自20世紀早期以來,在量化的人為和自然強迫的貢獻中,導致全球變暖的最大貢獻來自溫室氣體。
  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紀末期及以后時期的全球平均地表變暖,主要取決于累積CO2排放,即使停止CO2排放,氣候變化的許多方面也將持續許多世紀。這表明,過去、現在和將來的CO2排放產生了長達多個世紀的氣候變化持續性。
  根據綠皮書分析,隨著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大部分陸地區域的極端熱事件將增多,極端冷事件將減少;很可能的是,高溫發生的頻率更高,時間更長;偶爾會發生冷冬極端事件。
  綠皮書分析,中國能源活動的CO2排放將在2025年前后達到峰值。但是,這一分析有個前提:要求發達國家到2020年時相比1990年減排30%~35%,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也進行強有力的減排行動。
  中國的經濟結構將在2020年之前發生重大變化。絕大部分高耗能工業產品產量在2020年之前達到生產峰值,之后開始下降。目前的鋼鐵、建材,以及有色金屬、化工產品產量已經能夠滿足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基礎設施以及工業生產的需要。而這幾個高耗能工業部門和相關行業,消耗了中國過去10年新增能源的70%。如果這些部門的耗能不再增長,同時考慮其能源效率提高,中國能耗上升的一個很大的驅動力就消失了。
  此外,從政策環境上看,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有了很好的社會環境和政策導向。如中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05年要下降40%~45%。
  3 城市面臨更多風險
  近10年來,氣候變化引起的洪水、干旱等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嚴重性明顯增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人口、產業向城市集中,城市成為規模龐大的承災體,更容易遭受災害并造成重大損失。
  首先,氣候變化使得華東區域自北向南的沿海海平面變化情況的地域差異更加明顯。根據1978~2007年的數據統計,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最為顯著,遠遠高于華東其他沿海地區。
  其次,氣候變化給區域內城市人體健康帶來風險。綠皮書認為,高溫等極端天氣的增加,除直接造成人類死亡率增加外,還有導致部分疾病發病率提高等多種潛在影響和風險。
  城市化對區域氣候也產生影響。
  城市過快的發展導致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張,土地不合理利用現象增加。如城市河道和低洼地被侵占和填埋,城市高樓、道路、橋梁建設增多,路面硬化增加,城市水塘、河湖、綠地不斷減少,但是,城市排水能力并沒有相應地提高,氣候適應性基礎設施建設仍舊滯后或缺失,如氣候風險評估缺位、聯動機制不完善、公眾參與不足、災害基本法不健全等。
  綠皮書指出,暴雨成災與暴雨突然而至、強度大、范圍廣有關,但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幾乎不能人為控制和消除。因此,要減少城市暴雨成災,必須從社會經濟發展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反思發展與災害的關系,通過調整人類自身的行為來減少災害損失、適應氣候變化。
  中國城市發展與改善環境和向低碳發展轉型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化進程中面臨著如何避免高碳化發展模式的各種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資源稟賦的制約。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近20年來一直徘徊在70%左右。由于資源稟賦所限,中國近期采用相對低碳或無碳的天然氣、水電、核電和可再生能源大量替代煤炭的可能性有限,而且還面臨著需要將固體煤炭轉化為液態燃料以保障交通用油安全的壓力。
  其次是發展階段的制約。中國地區之間的發展差別較大,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更大。因此,一些城市在相當長時期內的首要任務將是發展經濟。
  第三,是節能減排不平衡的制約。以單位GDP能耗為例,2009年在有觀測值的214個城市中,城市間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存在較大差異。
  另外,中國城市工業、交通和建筑的運行能耗均高于發達國家。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到2020年中國城市通過應用各種節能減排技術可實現的CO2減排潛力約17億噸,其中工業、建筑和交通部門分別占62%、24%和14%。
  4 探索低碳城鎮化
  “城鎮居住人口已超過50%,中國城鎮化已經進入以城市為主體的發展階段!敝袊鐣茖W院院長王偉光說,因此,我們應對氣候變化時必須結合城鎮化。
  超過7.1億人生活在中國的城鎮,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在城鎮聚集,城鎮已經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核心力量。王偉光認為,如何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出一條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是我們面臨的新的重要課題。
  不容樂觀的是,中國城鎮化過程中的高碳鎖定逐漸形成。這是一種積重難返的高碳鎖定城鎮化,不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斑@種模式一旦形成,一段時期內很難改變!敝袊鐣茖W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莊貴陽說,這也要求我國必須走低碳路線。
  因此,綠皮書提出,推進低碳城鎮化,就要在城市治理和規劃設計中,協同考慮溫室氣體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風險與災害的不同需要,轉變傳統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進行適應性管理,打造低碳城市。
  很多中小城市經常面臨發展優先的選擇困境,即使一些已經顯示出強烈意愿希望實現發展低碳經濟的中小城市,也需要在長期的低碳發展目標和短期的GDP增長目標之間做出選擇。
  數量眾多的中小城市之間資源稟賦差異極大,很多中小城市憑借相對低廉的生產要素價格和優越的資源稟賦,承接了大量從東部沿海轉移的產業。但中小城市由于基礎設施等各種條件相對落后,很難吸引到高科技無污染的產業。由于環境容量越來越小,節能減排的標準越來越高,東部地區向中西部轉移的產業,大部分屬于能源、原材料等初級加工業,其中有很多是高耗能、高污染產業,這些產業轉移到中西部中小城市必然為他們的低碳發展帶來挑戰。
  綠皮書分析認為,同大中型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低碳發展面臨更多的困難。由于不具備大城市的政治優勢和歷史機遇,只有根據其自身特點、基本能力和資源稟賦,才能探索出適合自身發展的低碳發展道路。
  在中國,工業生產能耗和建筑能耗是社會能源消耗最大的兩個領域,建筑行業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24%,工業行業能耗則占64%。綠皮書分析認為,鑒于現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特色,國民經濟對工業企業的依賴仍然很大,工業建筑的能耗更應引起高度重視。
  綠皮書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國共評出978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總建筑面積超過1億平方米。按照項目地區分布來看,除甘肅、青海、貴州及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獲得此標識的綠色建筑。

關閉窗口打印該頁
推薦圖片
【環!恐苌t會見美環保局前局長、蘋果公 
    10月28日,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北京會見了美國聯邦環保局前局長、蘋果公司環境事務全球副總裁莉薩·杰克遜女士,雙方就環保領域的合作交換了意見。  
熱點文章
中國發改委 中國環境保護協會 中國節能協會 中國環境保護部 中國鋼鐵協會 國際節能環保協會 LED環球在線 中國太陽能光伏網
中國新能源網 中國能源網 中國照明網 慧聰網能源 世界風力發電網 中國節能住宅網 中國鍋爐網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中國LED照明網 環境生態網 中國煤炭資源網 節能環保產業聯盟 中國家電網 中國風機網 鍋爐信息網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燕趙環保網 北極星電力網 全球閥門網 中國沼氣網自動化在線 中國化工器材網 世紀環保網 中國凈化設備網
太陽能產業資訊 上海環保協會 中國環保機械網中國能源信息網 環保中國 廣東環保產業網 中關村環保 環保設備網
中國風能網 綠色科技網 中國儀器儀表網 中國涂料采購網 AAB亞盟環保 中國環保英才網 固廢英才網 格潤清潔能源網
裝修污染治理 光觸媒 除甲醛 低碳網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廣告服務 | 網站聲明 |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網上有名 | 加入收藏 | 意見反饋
網站服務熱線:010-56126957 媒體合作:010-56350733 北京中興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Email: gjjnhb#gjjnhb.com(#改為@)
經營性網站許可證京ICP080572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京ICP備0900751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151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在线看|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播放| 可以免费观看一级毛片黄a| jealousvue成熟50maoff老狼|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国产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爽免费|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视频免费大全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99re这里只有热视频| 果冻传媒和91制片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综合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xxxxx免费视频| 日本一在线中文字幕天堂|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天堂www网最新版资源官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健身私教弄了好多次|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亲密爱人在线观看韩剧完整版免费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久久久久琪琪去精品色无码| 男人的天堂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毛片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秋霞免费手机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 色综合视频在线|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