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熱解炭化技術巧解病死動物難題 |
(時間:2013-11-7 10:34:25) |
工人用自動傳送帶將動物尸體送入熱解炭化室。
編者按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結構變化,水產品、肉食品及蛋品等需求量增大,養殖規模不斷擴張,如何處理動物尸體、畜禽糞便等養殖業產生的廢棄物,有效防范養殖業污染成為各地農村環境整治的重點課題。本期特選取浙江、江蘇、山東等農業大省中的典型地區,從技術、管理兩方面探討養殖業污染防治的可行模式,歡迎更多人士參與我們的討論。 我國畜禽養殖規模世界第一,每年會產生大量的死亡畜禽。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統計,2012年生豬出欄量約7億頭,按目前業內普遍認可的死亡率(非疫病死亡或撲殺)10%左右推算,每年約產生7700萬具生豬尸體,約合200萬噸廢棄物(按每具平均20公斤計算)。 在浙江省湖州市,當地農業局副局長朱建友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字:湖州去年病死動物4800噸,其中死豬約3000噸。 “以往,病死動物主要由養殖戶自行負責,一般采用挖坑填埋、建化尸窖處理。”朱建友認為,隨著畜牧業的發展和養殖量增大,傳統方式處理不僅需要大量土地,耗時長,而且易造成污染。“有些養殖戶可能還會隨意丟棄。” 他說。 那么,有沒有既能快速、有效地無害化處置病死動物,又能兼顧經濟與環保的處置方式呢? 設計靈感來自廢舊輪胎炭化 動物尸體經炭化、粉磨后用于土壤改良、充當燃料,高溫焚燒減少污染 在浙江省湖州市城北104國道旁,湖州市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以下簡稱“處理中心”)坐落于此。 走進這座現代化廠房,記者看到,幾十頭死豬被分別放置在4個特制的料筐里,兩名工人正將其用懸臂吊車抬上輸送軌道。操作人員按動按鈕,這些動物尸體被送進一個長約6米、高約3米、寬近3米的熱解炭化爐。工人將閥門關死后,在一旁液晶控制面板上點了幾下,處理程序啟動。整個處理過程幾乎聞不到異味。 “這套系統就是我們新開發的熱解炭化系統。”處理中心負責人、浙江悟能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政告訴記者:“我們將從養殖戶收集來的死豬解凍后,經過4小時的熱解炭化處理,就變成了生物質炭;粉磨后,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充當燃料等,使資源得到再利用。” 據施政介紹,處理中心前兩年投入上千萬元建設了一套焚燒病死動物的大型回轉爐系統。但由于死豬在粉碎過程中,動物內臟物質散落,不僅不易于焚燒,還可能會發生傳染、二次污染等問題。 2012年,施政在外考察時看到廢舊輪胎經炭化處理后可以成為生產墨粉的原料,這讓他靈機一動:死豬是不是也可以進行熱解炭化處理,綜合利用?回來之后,他們很快組織相關專家成立課題組專門進行攻關,探索出熱解炭化這種全新的死豬處理技術。 據公司研發團隊負責人車磊告訴記者:“這套動物熱解炭化處理技術是在無氧、常壓的狀態下,利用500~600℃的高溫,使其中的有機成分發生裂解,最后成為炭化物。熱解產生的煙氣焦油則通過管道送入燃燒室,作為助燃燃料,既節能又環保。” 他介紹說,這樣一個熱解炭化爐一天可處理兩爐,一次大約能處理700多公斤死豬,處理時間在3~5小時不等。從今年5月首套處置設施建成以來,處理中心已處理200多噸病死豬。 在處理設備旁邊,放置著麻袋裝的秸稈固化物,車磊介紹,這就是利用生物質廢物制成的熱解炭化初始燃料,可以說是“以廢治廢”。熱解炭化爐內保持600℃以上高溫處理,滅菌效果徹底;熱解產生的煙氣焦油在燃燒室停留兩秒以上時間,經900~1100℃高溫的焚燒,大大減少了二惡英的生成。 如何實現有效收集? 建設23個收集點,上門收集,處理與農業政策性保險理賠相掛鉤 處理技術有了,但如何確保農戶將病死動物送至處置中心規范處置呢? “我們已經建成7個專門收集點,計劃還要建16個收集點,實現收集全覆蓋。”朱建友說,養殖戶可直接撥打處置中心電話,中心就會上門收集并在就近的收集點放入專門的冷庫登記、消毒、存儲,積攢到一定數量之后轉運至處置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湖州市還將母豬等病死動物處理與農業政策性保險理賠相掛鉤,“如果養殖戶隨意丟棄病死的母豬,沒有無害化處理中心的處理單,人保公司就不予賠付。” 處理成本如何減半? 燃料、治污費用減少,制成生物質炭售價達600元/噸 對熱解炭化病死動物技術的應用前景,施政給記者算了筆賬:與傳統處理方式相比,這項技術不僅實現綜合利用,還降低了處理過程的污染風險。 施政介紹,技術免去了切割破碎工序,將病死動物解凍后即可進行處理,減少了污物的產生;此外,用秸桿取代煤、油等化石燃料,熱解產生的煙氣焦油送入燃料室燃燒,節省了燃料,同時也減少了污染物的產生。經監測,煙氣經末端環保處理設施處置后,其中的污染物遠低于國家排放標準,也沒有惡臭產生。 “過去的焚燒法需建設大型回轉窯,投資大、耗電高,燃料和治污成本高,需要6名操作工,算下來每噸死豬的處理成本約2200元。蒸煮法雖說分離的油脂可制生物柴油,但其需要燃料多,后續治污費用高,配備人員多。”施政介紹,熱解炭化法由于采用生物質燃料,裂解產生的煙氣(焦油)又回用于燃燒,不僅減少了燃料費用和治污費用;每噸病死動物還可產生160公斤生物質炭,市場售價600元/噸;由于處理裝備自動化程度較高,占地少,僅需一名操作工,綜合下來,使用這項技術的成本為1000元/噸,處置成本減少超50%。 如何不增加農民負擔? 政府貸款貼息,同時給予80元/頭無害化補助 朱建友告訴記者,為確保病死動物處置到位,不給農戶增加負擔,湖州市還出臺了三項重要補助政策:根據生豬飼養量每年給予處理中心適當補助,此外還有1500萬元貸款額度連續5年的貼息補助和80元/頭的無害化處理補助。 目前,湖州已經建立起一套“政府監管、財政扶持、企業運作、保險聯動”的運行機制,吸引了省內外不少地方前來學習考察。 浙江省環保廳、科技廳、農業廳組織專家組近日對處置中心熱解炭化處理技術進行了論證。 專家組最終認定,處理工藝和設備設計思路總體合理,工藝具有處理工藝簡單、污染物排放可控等特點;處理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簡單,并充分考慮了模塊化設計,占地小,運輸、安裝方便,可用于突發疫情的應急處理。 目前,公司除承接湖州本地病死動物處置外,已中標嘉興平湖市動物無害化處置項目。記者從浙江省農業廳了解到,這項熱解炭化技術已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目前正在公示中,接下來會在浙江省各地推廣。 相關鏈接 常規處理畜禽尸體的方法 化尸窖法 將動物尸體拋入專門建的動物尸體窖池,讓其自然腐爛。 優勢:投資與處理成本較低,管理簡單。 不足:處理時間長、占用土地多,疫情爆發時無法及時處理,在地少人稠地區較難推廣。 焚燒法 將動物尸體破碎后,單獨或配合其它垃圾在焚燒爐中高溫焚燒。 優勢:能夠實現病死動物徹底無害化,處置效率高,可批量處理。 不足:需要大量燃煤或重油,處理成本過高,焚燒廢氣處理復雜。 蒸煮法 將動物尸體放入密閉容器,140℃的高溫蒸煮滅菌,進行油水分離。 優勢:可以回收油脂并達到滅菌效果。 不足:處理時間長,產生大量廢水、殘渣,回收油脂去向難以控制。 發酵堆肥法 將病死動物尸體投入降解反應池,利用微生物的發酵降解,將病死動物尸體降解滅菌。 優勢:不產生廢水和煙氣,無需化石燃料,運行成本低,操作簡單。 不足:處理時間長、占用土地多。 生物化尸法 將病死動物尸體破碎攪拌后送至發酵機,通過特殊發酵益生菌發酵降解而成有機肥料,達到無害化處理。 優勢:發酵時間短,占地空間小。 不足:單次處理量少,處理周期較長,處理成本高。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