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環境】廣州市:水廠污泥無害化處理站閑置7年 |
(時間:2014-12-3 9:32:06) |
瀝滘無害化處理站閑置近7年“三涌補水”招投標施工混亂 守護著廣州市民的空氣、水和土壤的重大環保項目,在施工和運營方面卻存在諸多漏洞。昨日廣州市審計局集中公布了一批環保項目的審計結果公告,瀝滘污水處理系統、“三涌補水”和南沙區工業防護林三個總投資超過53億元的項目,被審計發現都存在問題,涉及工程監管和運營效益。 瀝滘系統效益未達預期污泥處置能力不足 累計投資達44億元的瀝滘系統是三者中最龐大的項目,但距離2010年規劃目標依然有差距。市審計局發現,該系統項目運營存在未完全發揮效益、污泥未完全妥善處置和無害化處理站長期閑置的問題。 《瀝滘污水處理系統建設和運營績效情況審計結果》顯示,瀝滘系統的建設并未達到規劃目標,實際建設污水處理廠一座,另一座石溪污水處理廠緩建,實際納污面積少于目標8%,管網總長度少于目標15%,現有11座污水輸送泵站也比目標少3座。 從2010年9月到2013年6月,瀝滘廠日均處理水量約42萬噸,平均負荷率84%,低于設計能力50萬噸/天,意味著每日尚有約8萬噸產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此外,瀝滘廠并未與固定的污泥處置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合作單位變更頻繁,合同約定時間也短。2012年到2013年6月,該廠共計與10家單位簽訂了13份污泥運輸和處置合同,合同期最長僅6個月,最短只有59天。 污泥處置能力不足造成相當部分污泥滯留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的生活池,污泥濃度逐月快速上升,超過相關規范的參考值和可研報告設計要求。長此以往,將影響處理后出水水質,增大電費、藥劑費等成本,嚴重時將可能導致出水水質超標。 而該廠的無害化處理站早在2006年12月就已建成,但截至2013年8月至10月審計時一直處于閑置狀態,接近2600萬元的投資存在浪費風險。 “三涌補水”14宗“罪”完工近5年尚無“出生證” “三涌補水”指廣州北部水系建設沙河涌、車陂涌和獵德涌聯合補水工程,概算總投資近8億元。這雖不是三個環保項目中耗資最巨的,但卻是審計結果顯示問題最多的,涉及規劃設計、招投標、施工工期、費用管理等,總計14大問題,幾乎涵蓋項目建設運行全過程。 “三涌補水”被拆分成四期施工,早在2009年6月就通水試運行,但到2014年1-3月市審計局介入審計時,完工接近5年,一、三期一直沒拿到《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工程規劃許可證。 不僅如此,市規劃局曾提出三期工程需要修改設計方案,要求設備及管理用房建筑距南面26米規劃路的距離不得少于5米,但市河涌處并未理會規劃局復函,堅持按原方案建設。 整個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也顯得有些混亂,不僅存在四期工程招標文件均沿用廢止多年的定額、未獲相關部門批復即開始招標、招標文件編制不規范等問題,且二期工程III標段中標單位的工程量清單與招標要求不符,涉及投資額約42萬元。 根據審計公告,市河涌處對工程的財務管理有多處漏洞。在沒有發生任何實際支出的情況下,2009年該處連續兩個月從治水資金專用賬戶違規劃撥建設管理費總計259萬元,且有過往三年的利息收入合計18萬元未上繳財政。 環保項目其他問題(部分) 1前期建設程序缺失 南沙區工業防護林項目未按規定編制和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及概算,不符合投資項目開工建設條件,且給建設成果績效評價帶來一定困難。 瀝滘系統3大項6子項政府性融資安排的工程未進行概算評審,涉及投資額逾4億元。 2超期施工 瀝滘系統有4大項24小項工程,實際施工時間超過合同計劃工期180天以上,涉及投資額逾7億元。其中3大項13子項,屬于施工單位未經市污水公司同意擅自延長工期,涉及投資額過億元。 “三涌補水”項目二期的穿越廣深鐵路頂管工程,實際工期比合同約定延遲110天,施工方未按合同要求提出延長工期申請,市河涌處也未按合同約定采取懲罰性措施。 3建設成本不實 2002-2009年4月,市建設投資發展公司支付的瀝滘系統首期項目、首期配套工程貸款利息約3億元,未計入建設項目成本。 “三涌補水”4項建設工程成本,放在“待攤投資支出”的征地拆遷成本中列支,涉及294萬元。 4未開展竣工財務決算編制 瀝滘系統5大項14小項工程未開展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涉及投資額近9億元。 “三涌補水”項目建成并通水試運行近5年后,截至審計日仍未編制竣工財務決算。
|
|
|
|
推薦圖片 |
 | 【環保】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 | 10月8日,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北京會見美國康寧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孟安睿。翟青指出,大氣污染防治是中美環保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愿與美國就污染防治領域展開交流與合作,推動中美環保事業發展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