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廣東江門市區將新建13座垃圾壓縮轉運站 |
(時間:2013-8-8 9:54:55) |
8月7日,記者從市規劃局了解到,《江門市區生活垃圾治理規劃(2012-2020)草案公示簡介》(以下簡稱《草案》)已經完成,現正進行公示。《草案》稱,至20 15年市區將新建13座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各鎮的簡易垃圾處理場將會關閉。同時,功能最強大的旗桿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以下簡稱旗桿石填埋場)二期工程年內將啟動。 規劃建三大垃圾填埋場 目前江門市區的生活垃圾均是采用填埋方式處理,而旗桿石填埋場就是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原來的大推山和新會西坑兩個生活垃圾填埋場已經封場治理。 正在公示的《草案》把市區生活垃圾治理規劃為“一軸、三場、四片區、多站點”。建成后,蓬江區、江海區和新會會城的生活垃圾在經過壓縮轉運站處理后,最終送至旗桿石填埋場,而各鎮的生活垃圾則由各鎮的壓縮轉運站分類處理,之后再將垃圾分類運走,同時各鎮的生活垃圾有望于鎮級處理場填埋或焚燒,無需運至旗桿石填埋場。 規劃中,“一軸”指南北向的垃圾收運軸;“四片區”指收運空間按蓬江、江海、新會會城和新會鎮級四個片區劃分,分片區劃分的垃圾將運到不同的垃圾場處理;“多站點”則是指江海、新會兩區的兩個二級垃圾轉運站以及市區的多個小型垃圾轉運站;最后,“三場”分別指市區北部的旗桿石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產業園(場)、新會西坑環衛綜合場和新會鎮級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 據悉,在三個填埋場中,旗桿石填埋場的功能最為強大,不僅限于生活垃圾填埋,還有餐廚垃圾處理、有害垃圾臨時存儲和備選焚燒,主要為蓬江、江海和新會區的會城街道服務。而西坑環衛綜合場主要為會城街道服務,其功能包括二級垃圾壓縮轉運站、餐廚垃圾處理、有害垃圾臨時儲存和建筑垃圾消納場。 旗桿石二期年內啟動 根據《草案》,今年將啟動旗桿石填埋場項目二期工程,建設第二填埋庫區、滲瀝液處理(400噸/天)、填埋氣體收集處理及利用,以及相關配套設施。此外,還會結合旗桿石填埋場二期工程設置有害垃圾臨時儲存點,建筑面積約為100平方米。到2015年,還會設置餐廚垃圾綜合利用廠,設計餐廚垃圾處理能力為300噸/天。 此外,旗桿石填埋場還會處理蓬江、江海兩區的糞便。屆時,江海區污水處理廠建設一個建筑面積約為55平方米的糞便處理車間,該車間為半地下狀態。 新建13座垃圾轉運站 同時,到2015年,各鎮的簡易垃圾處理場將會關閉,新建13座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加上現有的20座垃圾壓縮轉運站,屆時市區將有33座轉運站。 據悉,新建的這13座轉運站包括2座中型二級壓縮轉運站和11座小型垃圾壓縮轉運站。其中,2座中型二級壓縮轉運站包括新會西坑站和江海站,而11座小型轉運站將設在新會10個鎮,包括大澤、司前、雙水、崖門、羅坑、三江、沙堆、古井等鎮。由于雙水鎮垃圾收運量較大,2015年前先設置1座,處理能力達到50噸/天,至2020前再設置第2座。該《草案》公示期至2013年9月3日結束,市民如有意見或建議,可及時向江門市城市綜合管理局反映。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