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固廢】浙江紹興下“軍令狀”治污 污泥處理企業硬上馬 |
(時間:2013-9-4 10:40:04) |
寂靜的深夜,外地工程車駛進黑漆漆的村道,打開車身閥門,印染污泥噴涌而出,馬路邊、農田里皆是。 這一幕情景發生在浙江紹興市鏡湖新區群賢路、袍江工業園、329國道等多個區域,偷倒污泥者猖獗。面對印染污泥“圍城”的困境,紹興市市委書記多次批示,環保部門聯合多部門嚴厲打擊,并強力整治污泥。 然而,據記者調查,由于“先天條件”不足,當地污泥焚燒企業在執行“軍令狀”時十分為難,企業不禁感嘆,政府的“強制”措施致使企業硬上馬,而這并非長久之計。 紹興政府強力整治污泥 一段時間來,紹興市區道路邊、農田里會出現一堆堆印染污泥。 這種狀況令市民憂心,政府多部門煩心。 媒體多次報道紹興當地有工程車偷倒印染污泥一事,而紹興市市委書記錢建民也格外重視此事,曾連續三天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嚴肅查處此類環境違法行為。 7月,當地環保部門聯合公安、交警等相關部門強力整治污泥。 作為清運方的紹興市鏡湖園林市政有限公司童經理介紹,早在8月初,當地環保局便與紹興市中環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環公司”)達成協議,該公司將污泥運送到上述公司進行處理,目前街邊亂倒污泥正逐步減少。 童經理表示,由于污泥處理需要一定周期,該公司已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清運原則進行清運,每次清運200噸印染污泥,計劃清理污泥2500噸。 紹興市環保局環境監測支隊教導員洪榮成表示,經過長期與偷倒者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對個別偷倒者的隨意傾倒行為已有了眉目。 8月27日,紹興市環保局召開以治水為突破口整治環境違法行動動員大會。會上,該市環保局局長何偉仕鄭重宣布,已組織力量將這些(鏡湖和袍江)區域的6000余噸污泥全部清除,對于相關肇事企業將追查到底,決不枉縱。 “通過集中處理污泥及對污泥傾倒者打擊的雙管齊下,紹興市區內已經沒有再新的印染污泥被傾倒路邊。”洪榮成說。 印染企業憂心污泥去處 一直以來,紹興市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主任徐磬石與他的志愿者隊友們都在關注當地印染污泥的處理情況。 徐磬石證實,目前當地對于隨意傾倒的印染污泥已經開始清理。不過有志愿者反映,印染污泥的處理并不像環保部門所說的這般樂觀。 就在當地環保局長宣稱已將鏡湖和袍江地區的6000余噸污泥全部清除的第三天,志愿者到最初發現印染污泥并被媒體多次曝光的袍江新區越興路,發現還有許多印染污泥存在,只是每堆污泥上面或多或少有雜草、垃圾覆蓋。 “有些污泥用雜草或垃圾覆蓋,還有一些污泥被直接推進了農田,這就叫處理好了?這不是掩耳盜鈴嘛。”有志愿者質疑道。 志愿者在質疑路邊的印染污泥沒有處理好的同時,紹興的印染企業也在煩惱如何處理企業產生的印染污泥。 紹興濱海工業園一家大型印染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過去,企業多數自己燒鍋爐處理掉印染污泥,隨著紹興市開展“煤改氣”工程,大多數企業的鍋爐被拆除,自行處理的道路走不通了。 “我們企業一半鍋爐也被拆了,我們和龍德簽訂了合約,可以集中堆放到龍德的臨時堆放場。”上述負責人說。 據悉,上述負責人所說的“龍德”是指浙江龍德環保熱電有限公司(下稱“龍德公司”),該公司污泥處置工程竣工后達到日處理能力2500噸。 可惜,上述負責人透露,龍德公司目前還沒有開始運營。印染企業的污泥只能暫時堆積在一起。“龍德的容量也有限,有些小企業沒有簽訂合同的,就沒有辦法堆放。” 該負責人表示,紹興的印染企業目前對于如何處理企業產生的印染污泥十分頭疼。 另外紹興印染行業的一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對于印染企業而言,目前只有兩個途徑處理污泥,一是直接將印染污泥運送到污泥焚燒企業進行處理;二是通過工程車將污泥運輸出去。 “讓工程車運輸難免會出現偷倒污泥的情況。”該人士表示,印染企業出現如今的困境,當地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未能正確預判行業發展。 焚燒企業“被迫”硬上馬 據當地環保部門的數據顯示,紹興市區有50家規模以上印染企業,每天產生污泥約500噸;紹興縣印染企業有200多家,每天產生的印染污泥有2000噸左右。兩者相加,紹興地區每天產生印染污泥總數多達2500噸。 據悉,在紹興地區,目前有三家污泥處理機構。分別為:紹興市中環再生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環公司”)、浙江龍德環保熱電有限公司及紹興市污水處理廠下屬的一家污泥處理機構。 中環公司和龍德公司分別被“下達”處理印染污泥的任務。 對于運送過來的曾傾倒在路邊的印染污泥,中環公司總經理徐建祥十分頭疼。他說:“運過來的傾倒污泥水分高,石塊、雜草等雜質多,對我們企業來說很麻煩。” 徐建祥解釋,中環公司的污水處理設備,能處理含水量在80%左右的污水廠的沉淀污泥。然而,被傾倒在路邊的污泥常常被堆積在低洼地區,含水量超過了85%。因而,過高的含水量根本不適合該企業的處理工藝。 除水分較高外,過多的雜質也是影響設備處理的一大原因。 徐建祥稱,由于污泥處理設備內存有間隙,而被傾倒的污泥內常常帶有鐵塊、雜草等雜質,如果雜質嵌入設備中的間隙,將對設備產生極大的損耗。 “目前,我們能做的工作就是先將污泥在陽光下暴曬,然后請工人再將里面的石塊、雜草等雜質挑出來,最后將其與生活垃圾一起焚燒。”徐建祥坦言,這種工藝雖然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對企業而言,實在是費時又費力。 龍德公司對印染污泥處理亦表示無可奈何。 龍德公司一位牟姓技術工作人員透露,隨著管網COD(化學需氧量)標準地提高及“煤改氣”方案地實施,印染污泥的數量沒有減少,但處理渠道卻沒有了,污泥只能被隨意傾倒在了路邊。 “我們這些企業原本都被規劃為處理廢水污泥,如今印染污泥產生后,我們這些污泥處理企業就需要被迫接受這些處理任務。”該工作人員表示,政府交給企業的任務,企業不得不去完成。 紹興印染行業如何“長治久安” 據志愿者透露,目前紹興地區還有不少企業頂風作案,時不時有偷倒行為出現。 對此,洪榮成表示,為了防止企業繼續偷倒污泥,環保部門相繼到各個企業,要求其與中環公司簽訂合同,將所有印染污泥全數運至中環公司,謹防企業偷倒行為。 上述濱海工業園印染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企業利用工程車偷倒印染污泥的費用只需幾十元/噸。 而記者從中環公司獲悉,雖然還未給印染污泥處理定價,不過預計費用在200元-250元/噸。 紹興市環保局固體廢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孔維澤介紹,紹興已經出臺了《紹興市區工業污泥清運處置辦法》,中環公司已經同意接收市區每天近400噸的印染污泥。 紹興市環保局環境監測支隊教導員洪榮成曾介紹,9月,紹興市將正式實施“五統一”制度,規范企業印染泥的產生。所謂“五統一”包括統一臺賬、統一清運、統一處置、統一價格、統一結算,從污泥產出一直到污泥處置完畢,實現全程跟蹤。 在紹興環保部門看來,“五一統一”將徹底解決印染行業的污泥困境。 可是,在環境學專家看來,事情卻并不這般容易解決。紹興市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一名長期研究環保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志愿者表示,COD標準的下降將致使印染污泥量大幅上漲。 據悉,根據國家環保部和質監總局聯合發布的《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4287-2012),自2013年1月1日起,現有廢水納管的紡織染整工業企業執行新的排放限值,化學需氧量濃度(COD)限值調整為200mg/L。 “我們走訪不少企業發現,COD指標由1000mg/L下調到200mg/L后,不少企業為達標準,會對污水添加絮凝劑,該試劑將會使化學物質沉淀進入污泥,致使印染污泥量增加至原來的2倍多。同時,夏季天氣炎熱也會增加印染污泥量。”上述環境學博士后志愿者說。 面對如此困境,不禁令人深思:紹興政府有何措施能幫助印染企業處理印染污泥,保證印染行業長治久安?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