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西多地使用智能回收機激勵市民主動垃圾分類 |
(時間:2020-11-12 10:46:43) |
2019年底,江西宣布全面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各地積極響應號召,“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從“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市民也從“不懂分類”轉為“主動分類”。11月10日上午,在吉安市新干縣濱江首府小區,記者注意到,市民有序主動將垃圾投入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中,作為新干縣生活垃圾分類的首批試點小區,目前,居民注冊戶已高達489戶(常住戶全覆蓋),參與投遞人數達460人,滿意度達100%以上。 智能分類機:“吃”進垃圾“吐”出紅包 當天上午,記者在新干縣濱江首府小區看到,智能垃圾回收機特別顯眼。根據現場指導員的介紹,記者拿出手機,“掃”開柜門,投進礦泉水瓶,不一會兒,手機上便彈出一條信息:“投遞成功,您獲得環保金0.04元。” 據悉,這臺“小紅心”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在今年8月下旬正式“上崗”。記者看到,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的柜門上,分別標有玻璃回收,塑料、金屬回收,織物回收,紙類回收等字樣。市民根據垃圾的種類,用手機“掃”開相應的柜門,投進垃圾,機器對垃圾進行智能識別、稱重、計價后,就會向手機發送信息:“投遞成功,您獲得環保金XX元。”現金紅包即時到賬,并可獲得積分獎勵,市民憑積分可以兌換牙膏、大米、油等生活用品。除了可用手機掃碼外,市民注冊后,還可設置“刷臉”開柜門。 試點運營近2個多月收集再生資源近5噸 “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已在新干縣行政服務中心、自然資源局、實驗小學、易揚名郡小區、濱江首府小區投放。”新干縣城市管理局辦公室干部曾少芳介紹稱,自2020年8月推行智能化垃圾分類進機關、學校、小區試點工作以來,全縣共投放智能可回收垃圾箱9臺、廚余及其他垃圾箱26臺、公共機構兩分類垃圾桶400個,居民參與投放人次達1.6萬次。 截至目前,第三方運營服務公司的環保大數據信息平臺統計顯示,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試點運行2個多月后,再生資源收集近5噸,飲料瓶近4萬個,有害垃圾0.3噸,兌現環保金近4000余元,累計產生積分1.5千萬。其中,濱江首府小區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的首批試點小區,再生資源收集近4.1噸,發放環保金2398元,小區人居環境大大提升。 從“不懂分類”轉為“主動分類” 對于智能垃圾分類箱的出現,該小區住戶贊不絕口。該小區市民鄒女士告訴記者,自從有了智能垃圾分類箱,不僅自己從“不懂分類”變為“主動分類”,家里孩子也發生了變化,從“隨手扔”到“隨手分”,會將撿拾到的瓶子等主動投進去。 “除了吉安的新干縣,還有南昌、撫州等地有布局,設備涵蓋智能可回收物收集箱、智能廚余/其他垃圾收集箱、生活垃圾四分類收集房、有害垃圾收集箱、自動發袋機等。”第三方運營服務公司江西小紅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安項目負責人黃文告訴記者。
|
|
|
|
推薦圖片 |
 | 三棵樹健康涂料直播節啟動儀式盛大舉行 | 11月3日,三棵樹健康涂料直播節啟動儀式在三棵樹總部盛大舉行。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洪杰、中國涂料工業協會會長孫蓮英、中國第一位冬奧冠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副主席、北京20 |
|
|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