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內容,普洱市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不斷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工作推進中,普洱市落實縣(區)政府的主體責任和鄉(鎮)政府的直接責任,強化公共機構和企業示范帶頭作用,明確群眾責任和義務,調動群眾參與生活垃圾治理、共同改善村容村貌、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以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及普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建設為契機,推行農村垃圾分類,建立“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或“戶分類、村收集、鎮處理”的垃圾治理機制,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強化源頭減量,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并在垃圾清掃、分類、收集、運輸、處理等環節形成規范化管理制度,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村民自治組織為紐帶,建立群眾全過程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機制。
為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近日,普洱市還出臺《普洱市加強鄉鎮鎮區及村莊生活垃圾治理的實施意見》,提出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即建立垃圾分類處置體系,實現垃圾源頭減量;合理確定治理模式,統籌城鄉垃圾治理;選擇適用的處理技術,提升無害化處理水平;加快收運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垃圾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力爭到2025年,二類縣(思茅區)鄉鎮鎮區、村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三類縣(除思茅區以外九個縣)鄉鎮鎮區、村莊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80%以上,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